你知道乳酸脱氢酶高意味着什么吗?其实,这一指标升高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乳酸脱氢酶存在于人体多个组织中,一旦其数值异常,我们就得警惕。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哪些疾病会让乳酸脱氢酶升高。
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病毒在肝脏内大量复制,会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肝细胞受损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脱氢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升高。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造成肝细胞损伤,乳酸脱氢酶便进入血液。
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不断受损和死亡,大量的乳酸脱氢酶从受损肝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而且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幅度可能会更加明显。
肝癌:肝癌细胞具有快速增殖和侵袭的特点,它们会侵犯周围的正常肝组织,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同时,肿瘤组织还会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这些因素都会促使肝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并且肝癌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升高情况可能较为显著,常高于其他肝脏疾病患者。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当心肌细胞发生梗死后,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迅速释放到血液中。一般在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就会开始升高,并且在2-3天达到高峰。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情况,对于诊断心肌梗死以及判断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炎:心肌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炎症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使得心肌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进入血液。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心悸等症状,同时血液检查可发现乳酸脱氢酶升高。心肌炎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这些异常的白血病细胞会破坏正常的造血细胞和组织,导致血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同时,白血病细胞本身的代谢也异常活跃,会产生和释放较多的乳酸脱氢酶。因此,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常常升高,而且其升高程度可能与白血病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会侵犯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在肿瘤生长和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会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并且肿瘤细胞自身的代谢产物也会影响周围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增加,从而使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升高。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的数值变化,有助于评估恶性淋巴瘤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其他疾病
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炎症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肾脏细胞受损后,其中的乳酸脱氢酶会进入血液,引起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升高。此外,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也可能因肾脏组织的损伤和代谢异常,导致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多。
肺部疾病:严重的肺炎、肺栓塞等肺部疾病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功能。肺部组织缺氧、炎症等情况会导致肺部细胞受损,乳酸脱氢酶从受损细胞中释放出来。例如肺栓塞时,肺动脉被血栓阻塞,导致相应区域的肺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损,乳酸脱氢酶进入血液。
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会因肝细胞受损使乳酸脱氢酶释放入血;心脏疾病中的心肌梗死和心肌炎,会导致心肌细胞破坏而使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液系统疾病里的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由于异常细胞的代谢和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引起乳酸脱氢酶水平上升;此外,肾脏疾病和肺部疾病等也可能造成乳酸脱氢酶升高。当发现乳酸脱氢酶高时,不能仅凭这一指标就确诊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