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腺样体肥大,手术是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答案是否定的。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不同情况适用不同方法。究竟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更合适?接下来就带您深入了解治疗方式及选择要点。
腺样体肥大概述
定义: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当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这就是腺样体肥大。
危害:长期的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孩子面部发育变形,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另外,由于呼吸不畅,孩子长期用口呼吸,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非手术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可先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它可以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从而减轻腺样体的肿胀。还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也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长期使用。
观察等待:由于腺样体在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如果孩子症状不严重,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在此期间,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
手术治疗方式
手术适应症:如果孩子腺样体肥大引起以下情况,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一是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的鼻塞,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呼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憋醒等症状;二是腺样体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好转;三是已形成腺样体面容,且有加重趋势;四是反复发生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每年发作次数在4-5次以上。
手术方法: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腺样体切除术,可在鼻内镜下进行,这种手术视野清晰,能准确切除腺样体组织,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手术过程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安全性较高。另外,还有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它是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腺样体组织进行消融,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治疗方式的选择
综合评估: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年龄较小、症状较轻的患儿,一般先采取非手术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再考虑手术治疗。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评估手术的耐受性。
家长的意愿:家长的意见也很重要。手术治疗虽然能快速解决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家长需要充分了解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与医生充分沟通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并非都要做手术。治疗方式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和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儿。手术治疗则有明确的适应症,对于符合条件的孩子能有效解决问题。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孩子的情况,并结合家长的意愿来决定。家长们在面对孩子腺样体肥大时,不必过于焦虑,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