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饱受牙周炎困扰?别担心!治疗牙周炎需多管齐下。深度清洁是基础,能清除致病因素;药物治疗可精准打击炎症;日常护理则是长期保障。掌握这些方法,就能和牙周炎说再见,重拾灿烂笑容。
深度清洁
洗牙:洗牙是治疗牙周炎的常见深度清洁方法。它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渍。牙结石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通过洗牙,可以有效去除牙结石,减轻牙龈的炎症。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以维护口腔健康。
龈下刮治:当牙周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牙结石会沉积在牙龈以下的牙根表面,此时洗牙无法完全清除,就需要进行龈下刮治。龈下刮治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结石和菌斑。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疼痛,医生通常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龈下刮治可以深入清洁牙周组织,阻止牙周炎的进一步发展。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局部用药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牙周袋内。常用的药物有含漱液,如氯己定含漱液,它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牙菌斑的形成。此外,还有牙周缓释剂,如米诺环素凝胶,将其注入牙周袋内,药物可以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抗菌作用,对治疗牙周炎有较好的效果。
全身用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牙周炎患者,除了局部用药外,还需要全身用药。常用的抗生素有甲硝唑、阿莫西林等。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阿莫西林则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全身用药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牙周组织,增强抗菌效果。但全身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日常护理
正确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使用牙线:刷牙只能清洁牙齿的表面,而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需要用牙线来清洁。使用牙线时,取一段约20-25cm长的牙线,将其两端绕在两手的中指上,用拇指和食指将牙线绷紧,然后将牙线轻轻滑入牙齿的邻间隙,呈“C”字形包绕牙齿,上下刮动,清除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每天至少使用牙线1次。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牙周炎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医生会对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牙齿、牙龈、牙周组织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治疗建议。
治疗牙周炎需要综合运用深度清洁、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等多种方法。深度清洁中的洗牙和龈下刮治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从根本上改善牙周环境;药物治疗的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能有效抑制细菌、减轻炎症;日常护理中的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口腔检查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长期保障。只有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治疗牙周炎,维护口腔健康,让我们拥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