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肠炎有哪些主要症状吗?肠炎发作时,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还会让身体十分不适。常见症状有腹部疼痛、排便异常,有时还会出现发热。一旦发现这些表现,应提高警惕,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腹痛
疼痛位置:肠炎引发的腹痛位置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不同类型的肠炎,疼痛位置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小肠炎的疼痛通常在脐周,而结肠炎的疼痛多在下腹部。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隐痛一般是持续的、程度较轻的疼痛,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腹部有轻微的不适;胀痛则像是腹部有气体积聚,有胀满的感觉;绞痛则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让患者痛苦不堪。
疼痛规律:疼痛的发作时间和规律也各不相同。有些患者在进食后疼痛会加重,这可能与食物刺激肠道有关;而有些患者则在空腹时疼痛明显,这可能与胃酸分泌刺激肠道黏膜有关。
腹泻
排便次数:肠炎患者腹泻时,排便次数会明显增多。轻度患者可能每天排便3-5次,而重度患者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频繁的排便会让患者身体虚弱,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粪便性状:粪便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可呈稀水样便、糊状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稀水样便就像水一样,没有形状;糊状便则相对较稠,但仍不成形;黏液便中会带有透明或白色的黏液;脓血便则提示肠道炎症较为严重,可能伴有肠道黏膜的损伤和出血。
伴随症状:腹泻时还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患者有强烈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不多,且排便后仍有未排净的感觉。此外,长期腹泻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恶心呕吐
发生原因: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胃肠道神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当肠道内的炎症因子刺激到胃肠道的感受器时,会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的反射。
呕吐物特点: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早期可能是未消化的食物,之后可能会伴有胆汁,呈黄绿色。如果呕吐频繁且剧烈,还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出现呕吐物中带血的情况。
影响:频繁的恶心呕吐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虚弱。同时,大量呕吐还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发热
发热程度:发热程度与肠炎的严重程度有关。轻度肠炎患者可能体温略有升高,一般在37.5℃-38℃之间;而重度肠炎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
发热规律:发热可呈持续性发热或间歇性发热。持续性发热是指体温持续在较高水平,波动较小;间歇性发热则是体温在一段时间内升高,然后又降至正常,之后再次升高。
伴随症状:发热时还可能伴有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寒战是由于身体为了升高体温而出现的肌肉收缩反应;头痛和乏力则是由于发热导致身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
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等。腹痛有不同的位置、性质和规律;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及可能伴随的里急后重感;恶心呕吐是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呕吐物有其特点且会影响营养摄入;发热程度和规律与病情相关,还会伴有全身症状。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