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担心自己血糖过高却浑然不知?想要了解自身血糖状况并不难。有3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自测血糖异常。知晓这些方法,就相当于为自己的健康上了一道保险,能在血糖出现问题时尽早发现。

观察身体症状

频繁口渴: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这会导致身体失水,从而引起口渴的感觉。如果你突然变得比平时更频繁地感到口渴,而且大量饮水也难以缓解,这可能是血糖升高的一个信号。例如,原本一天喝1-2升水就足够,现在需要喝3-4升甚至更多,就需要警惕了。

多尿:由于血糖过高,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多余的葡萄糖就会随尿液排出。为了排出这些葡萄糖,身体会增加尿液的生成,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尿次数明显增加,原本不起夜或者偶尔起夜一次,现在每晚起夜2-3次甚至更多,这可能意味着血糖出现了异常。

怎么知道自己血糖高了

饥饿感强烈:尽管摄入了足够的食物,但由于身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获取能量,大脑会发出饥饿信号,让人感觉总是吃不饱。即使刚吃完饭不久,就又会感到饥饿,食量也可能比以前明显增加。

疲劳乏力:血糖高时,身体细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肌肉和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感到疲劳、乏力。这种疲劳感即使经过充分的休息也难以缓解,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视力模糊:血糖升高会引起眼内房水与晶状体渗透压的改变,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这种视力模糊可能是暂时的,但如果血糖长期处于高位,可能会对眼睛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使用家用血糖仪检测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市面上有多种品牌和型号的血糖仪可供选择。在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经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同时,要考虑血糖仪的准确性、操作便捷性、采血疼痛感等因素。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血糖仪。

正确采血和操作:采血前要洗净双手,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采血时,要按照血糖仪的说明书正确操作,确保采血量足够。将血样滴在试纸上后,等待血糖仪显示结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试纸和血糖仪,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每一个步骤。

定期检测:建议定期检测血糖,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一般可以选择在空腹、餐后2小时等不同时间点进行检测。空腹血糖一般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应低于7.8mmol/L。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波动。

查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能反映某一时刻的血糖值不同,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全面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情况。

检测方法: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不需要空腹抽血,只需要抽取少量静脉血即可。一般在医院的检验科就可以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通常当天或次日就能拿到。

正常范围和异常判断: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一般在4%-6%之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说明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偏高;如果超过7%,则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方案。

想要知道自己血糖是否高了,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症状、使用家用血糖仪检测以及查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3个方法进行自测。观察身体症状能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察觉到血糖可能出现的异常;家用血糖仪检测可以方便我们随时了解当前的血糖数值;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则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综合运用这3种方法,就能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血糖状况。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