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的饮食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但不同人的体质存在差异,有寒热之分。若不根据自身寒热体质正确选择食物,吃错了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立秋适合不同体质的补身食物。
立秋的含义与气候特点
立秋的定义: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
气候特点: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明显,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了解寒热体质
热性体质:热性体质的人通常怕热喜凉,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手心、脚心常常发热,容易烦躁、失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寒性体质:寒性体质的人则比较怕冷,手脚容易冰凉,喜欢喝热饮,面色苍白,唇色淡,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适合热性体质的立秋食物
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立秋时节,热性体质的人可以煮些绿豆汤来喝,既能清热解暑,又能补充水分。
苦瓜:苦瓜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清炒苦瓜或者做苦瓜汁,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气。
梨:梨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生吃梨或者煮梨汤,都能缓解热性体质带来的不适。
适合寒性体质的立秋食物
羊肉:羊肉性温,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虚的作用。立秋后,寒性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羊肉,如羊肉汤,能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桂圆:桂圆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泡茶、煮粥,有助于改善寒性体质。
红枣: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以每天吃几颗红枣,或者用红枣煲汤,对寒性体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立秋饮食的其他注意事项
少吃辛辣食物: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燥,辛辣食物容易加重体内的燥热,应尽量少吃,如辣椒、花椒等。
控制油腻食物摄入:经过一个夏天,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负担,所以要适量食用。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缓解秋燥,如胡萝卜、菠菜、苹果等。
立秋的其他习俗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立秋时节的饮食补身要根据自身的寒热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食物。只有吃对了,才能在这个季节更好地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让自己的身体在立秋后更加健康。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