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开始考虑通过进补来增强体质。但你知道吗,立秋进补有不少讲究,特别是有四种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这“四不吃”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肠胃,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立秋的含义与习俗

立秋的定义: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它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虽然立秋意味着秋天来了,但天气并不会立刻凉爽,还可能会有“秋老虎”肆虐。

传统习俗:在立秋这天,民间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比如“贴秋膘”,因为夏天人们胃口不好,体重大多会减轻,到了立秋就会吃炖肉、烤肉等美食,把夏天掉的“膘”补回来。还有“啃秋”,在有些地方,人们会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立秋进补需避忌,“四不吃”对肠胃的保护不可忽视

立秋“四不吃”之生冷食物

原因分析: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肠胃功能也会相对减弱。如果此时吃太多生冷食物,像冰淇淋、生鱼片等,会刺激肠胃,导致肠胃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肠胃。

立秋“四不吃”之辛辣食物

危害:辛辣食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立秋后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吃太多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加重体内的燥热,损伤津液,导致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问题,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替代食物: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来代替辛辣食物,比如百合、银耳等。

立秋“四不吃”之油腻食物

消化难题:油腻食物脂肪含量高,立秋后肠胃的消化能力下降,吃太多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难以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等不适。

健康选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

立秋“四不吃”之变质食物

安全隐患:立秋后,气温仍然较高,食物容易变质。食用变质食物,里面的细菌、毒素等会损害肠胃健康,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注意事项:要注意食物的保存,及时清理冰箱里过期、变质的食物,购买食物时也要注意查看保质期。

立秋其他养生要点

作息调整:立秋后,应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适当运动: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秋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

立秋进补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但一定要注意避忌,牢记“四不吃”,保护好肠胃。同时,结合合理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这样才能在秋季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