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四川自贡的王先生进山采蘑菇时,不幸被毒蛇咬伤手指。骑车就医途中,他因中毒症状加剧几近昏迷,幸好遇到好心人紧急送医。经诊断,咬伤他的是原矛头蝮蛇——一种剧毒蛇类。尽管及时注射了抗蛇毒血清,但王先生的手仍持续肿胀流脓,住院三天仍未完全脱离危险,最坏情况甚至可能面临截肢。这起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户外活动时,务必警惕毒蛇出没,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救命!
️ 被毒蛇咬伤,黄金时间就是生命
毒蛇的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血循毒素或混合毒素,会破坏神经、血液或组织细胞。被咬后若不及时处理,轻则肢体坏死,重则呼吸衰竭、肾衰竭甚至死亡。王先生虽及时就医,但毒蛇种类、咬伤部位、个人体质等因素都会影响预后,这也是他手部持续肿胀的原因。
️ 被蛇咬伤后,记住这5步自救法
️1. 保持冷静,立即远离危险
毒蛇咬人后可能仍滞留附近,切勿试图捕捉或攻击它,避免二次受伤。尽量记住蛇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花纹、体型),但不要浪费时间寻找已逃走的蛇——优先处理伤口!
️2. 固定伤肢,减少活动
用绷带或衣物在伤口近心端(如被咬手指,则绑扎手腕)5-10厘米处松紧适度地包扎,延缓毒液扩散。注意!包扎不能过紧,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肢体缺血坏死。同时,尽量保持伤肢低于心脏位置。
️3. 清洗伤口,排出毒液
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减少毒素吸收。若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可用消毒后的工具轻轻挑出。️切勿用嘴吸毒!口腔黏膜可能破损,导致施救者中毒;也勿切割伤口或火烧,易引发感染或加重损伤。
️4. 尽快就医,注射血清
抗蛇毒血清是唯一有效的解毒方法,但需根据蛇种选择对应类型。即使无法确定蛇的种类,也应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处理。王先生在送医途中提前咨询医院是否有血清,并报备交警开辟绿色通道,这一操作值得学习。
️5. 警惕后续症状
即使初期症状轻微,也可能在数小时内恶化。若出现头晕、呕吐、呼吸困难、伤口剧烈疼痛或发黑等情况,必须立即送医。
预防胜于治疗:进山做好防护
穿长裤、高帮鞋,戴手套,避免暴露皮肤;
行走时用棍棒“打草惊蛇”,避开草丛、石缝等蛇类栖息地;
夜间活动携带手电筒,毒蛇常在夜间出没。
自然虽美,但暗藏风险。掌握急救知识,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享受户外乐趣。转发提醒身边人,关键时刻能救命!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