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处暑,大家都盼着能告别炎热,迎来清凉。但处暑真的意味着凉快吗?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气温变化规律,还有那让人又爱又怕的“秋老虎”现象。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处暑时节的天气奥秘。

处暑的基本含义

节气时间:处暑一般在每年的8月22-24日交节,它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传统意义:从传统上来说,处暑标志着夏季向秋季的过渡。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

处暑是不是就凉快了,气温变化规律及“秋老虎”现象

处暑后的气温变化规律

整体趋势:处暑过后,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早晚的温差开始逐渐加大,白天虽然可能还是比较热,但夜晚的气温会明显降低,让人感觉有了一丝凉意。

不同地区差异:在我国北方地区,处暑后气温下降较为明显,秋意渐浓。而南方地区,尤其是华南等地,气温下降相对缓慢,炎热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秋老虎”现象

现象定义:“秋老虎”是指出暑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时间大概在7-15天左右。

形成原因: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

特点:“秋老虎”天气的特点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虽然气温较高,但空气相对湿度较小,不像夏季那样闷热。

处暑的其他气候特点

降水变化: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逐渐减少。北方地区的雨季基本结束,而南方地区可能还会有一些台风带来的降雨。

空气湿度: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湿度也会逐渐降低,天气变得更加干燥。这时候,人们可能会感觉皮肤、口鼻比较干燥。

处暑的习俗

出游迎秋: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处暑的养生要点

饮食调整:处暑时节,饮食应注重滋阴润燥。可以多吃一些如梨、百合、银耳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作息规律: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皮肤护理:由于天气干燥,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可以使用一些保湿的护肤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处暑时节,天气变化多样。虽然它意味着炎热的暑天逐渐结束,但“秋老虎”可能还会带来短暂的炎热。了解处暑的气温变化规律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做好养生保健,享受这个充满变化的时节。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