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天气慢慢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在这个特殊时期,饮食养生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功效,选择适合处暑的食物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接下来,就跟着我们一起了解处暑的养生食谱以及饮食方面的注意要点吧。

处暑节气小科普

处暑的时间和含义:处暑一般在每年的8月22-24日,“处”有终止的意思,处暑意味着暑气至此而止,天气开始逐渐转凉。虽然中午可能还比较热,但早晚的温差会越来越大。

处暑的气候特点:处暑时节,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得干燥。这种干燥的气候容易让人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

处暑应该吃什么,养生食谱推荐与饮食注意事项

处暑养生食谱推荐

百合莲子粥:材料:百合、莲子、大米。做法:先将百合、莲子泡发,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养心安神、益肾涩精,这道粥非常适合处暑时节食用,可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老鸭汤:材料:老鸭、冬瓜、山药等。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冬瓜、山药一起炖煮。功效:鸭肉性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冬瓜和山药也能清热利水、健脾益胃,在处暑喝老鸭汤能滋阴润燥。

蜂蜜柚子茶:材料:柚子、蜂蜜。做法:将柚子皮和果肉分离,柚子皮切丝焯水后与果肉一起煮,煮好后放凉加入蜂蜜。功效:柚子富含维生素C,有清热去火、止咳化痰的作用,蜂蜜能润肠通便、润肺止咳,两者搭配制成的茶能缓解秋燥,还能美容养颜。

处暑饮食注意事项

少吃辛辣食物:处暑时节气候干燥,辛辣食物容易加重“秋燥”症状,如辣椒、花椒、生姜等,应尽量少吃,以免引起上火、咽喉疼痛等问题。

避免生冷食物:虽然处暑时中午还比较热,但早晚已经转凉,此时不宜多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否则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适量增加酸味食物:中医认为,酸味食物有收敛肺气的作用,处暑时可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苹果等,有助于养护肺气。

处暑其他养生建议

早睡早起:处暑后,应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调养人体阳气,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适当运动: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秋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

处暑时节易出现的疾病及预防

呼吸道疾病:由于处暑气候干燥,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预防方法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胃肠道疾病:处暑时昼夜温差大,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和保暖,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生冷不洁食物。

处暑时节,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体的健康。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些养生食谱和注意事项,在处暑这个特殊的时期,吃得健康,过得舒心。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