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白露,作为其中独具特色的节气,带着丝丝凉意和诗意的气息,缓缓走进我们的视野。你是否好奇,白露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它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气候特点和文化内涵呢?在白露时节,大自然呈现出一幅别样的画卷,从植物的变化到动物的迁徙,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节气的信息。让我们踏上这场节气之旅,揭开白露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传统节气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白露的含义
字面意义: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简单来说,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气候学意义:从气候学角度来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此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全国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
白露的物候现象
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白露时节,鸿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去,为过冬做准备。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在天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和大自然的神奇。
二候玄鸟归: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白露时节,天气渐冷,燕子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飞回南方的老家避寒。
三候群鸟养羞:“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群鸟感知到秋天的肃杀之气,纷纷储备食物准备过冬,如藏珍馔。它们会收集各种果实、种子等,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充足的准备。
白露的习俗
收清露: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吃龙眼:在福建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当地习俗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白露的养生
饮食养生: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此时饮食宜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梨、百合、银耳、蜂蜜等,也可多吃一些绿叶蔬菜,以补充身体的水分和营养。
起居养生: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尤其是夜晚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避免腹部着凉。此外,还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运动养生: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白露时节,可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白露,这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节气,不仅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养生智慧。从白露的含义中,我们了解到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物候现象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节律;传统习俗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养生知识更是为我们在这个节气里保持身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走进白露,解锁传统节气中的文化新知,让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