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带着秋的气息悄然来临,大家都想知道白露之后天气是否会明显转冷。同时,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在白露时气候会有很大不同。探索白露时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不仅能增长知识,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白露的基本含义

节气定义: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它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名称由来:此时,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看上去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是不是就冷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如何

白露是不是就冷了

整体趋势:从整体上来说,白露之后天气确实会逐渐变冷。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此时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

昼夜温差: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开始增大,白天可能还比较热,但夜晚会明显感觉到凉意。一般昼夜温差能达到10℃至15℃左右,早晚需要添衣保暖,不然容易着凉感冒。

白露时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北方气候:在北方,白露时节天气已经比较凉爽,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有了深秋的感觉。降水明显减少,空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晚出门需要穿长袖外套。例如,在东北、西北等地,夜间气温可能会降到10℃以下。

南方气候:南方在白露时气温仍然较高,尤其是华南地区,还会有“秋老虎”的余威。虽然早晚也能感觉到一些凉意,但白天依旧比较炎热,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比如,广东、福建等地,白天最高气温可能还会达到30℃以上。

白露的物候现象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白露时节,大雁开始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向南迁徙。

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温暖的过冬之地。

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意思是说,白露时节,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白露的习俗

收清露: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吃龙眼:在福建福州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而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当地人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白露是一个气候特点明显且充满文化习俗的节气。了解白露时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以及相关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季节的变化,享受这个美好的时节。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白露的习俗,增添生活的乐趣。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