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3岁二胎妈妈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了不少人关注。大家常常以为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没想到四十出头的中年女性也会被盯上。这让很多人心里一紧: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会越来越年轻化?一旦得了还能不能治?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病。
️一、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病?
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它是一种慢慢发展的脑部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越来越差、思维越来越混乱、生活能力越来越弱。
简单说,就是脑子里的神经细胞出了问题。大脑里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斑块”和“缠结”,就像电线被卡住了,导致脑细胞之间的信号传不通。久而久之,脑细胞一个个坏掉,脑子功能就跟着下降。
虽然名字里有“老年”,但实际上,四五十岁甚至更年轻的人也可能得,这类情况被称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症状
️记忆力下降
最典型的就是忘事。比如刚说过的话转眼就忘,刚放下的钥匙找不到,问过的问题反复问。
️语言和思维变慢
原来能顺畅聊天,现在总是词不达意,说着说着卡壳,甚至忘了简单的词。
️判断力下降
以前能处理家里的账目,现在连简单算术都要很久,买菜会被多找钱或者少找钱。
️性格和情绪改变
变得敏感、易怒,或者过度冷漠,不愿意和人交流。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慢慢发展下去,可能连穿衣、吃饭、洗漱都需要别人帮忙。
️三、为什么危险?
阿尔茨海默病可怕,就在于它是️慢性、不可逆的。一旦得了,目前没有办法彻底治好。早期可能只是小毛病,家人还能帮衬,但到了晚期,患者可能连亲人都认不出来,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全天候照顾。
对家庭来说,这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负担。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长期付出,很多家属因此身心俱疲。
️四、治疗方法有哪些?
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彻底治好的药,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好一些。
️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帮助延缓记忆衰退,改善部分症状,比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这类。药不能逆转病情,但能拖一拖。
️非药物干预
保持日常规律的生活,适度运动,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做做益智游戏,比如下棋、拼图,也能帮大脑“动起来”。
️心理支持和家庭照护
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很重要。患者常常因为记忆问题而焦虑、情绪不稳,这时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
️五、能不能预防?
虽然没办法百分之百避免,但科学研究发现,养成一些好习惯确实能降低风险:
️动脑:多学习、多阅读、多交流,让大脑保持活跃。
️动身:规律运动,保持血液循环好,脑子才会更灵活。
️健康饮食:少吃油炸高糖,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Omega-3的食物。
️控制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都可能增加风险。
️好心态:保持社交,避免长期孤独和抑郁。
“43岁二胎妈妈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闻让人唏嘘,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也提醒我们: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事。它可能会提前到来,也可能悄无声息地发展。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提前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即便无法治愈,家人的陪伴依然是最好的“药”。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