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岁的陈奶奶因为长期宅家,把无糖可乐、0卡电解质饮料当水喝,结果身体出了大问题:不仅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还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和低钾血症。医生一查,发现陈奶奶本身体重偏高,平时久坐不动、作息混乱,胰岛功能早就悄悄“罢工”了,只是之前没症状。而她大量喝的“无糖”饮料里,虽然没蔗糖,却加了阿斯巴甜、蔗糖素这类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替身”看似无害,实则会打乱肠道菌群,让身体对胰岛素越来越不敏感,血糖自然就蹭蹭往上涨了!

️ 糖尿病酮症是啥?身体在“报警”了!

简单说,糖尿病酮症是血糖失控的“紧急信号”。当身体缺胰岛素(比如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差),细胞没法利用血糖供能,就会转而分解脂肪。脂肪分解会产生一种叫“酮体”的酸性物质,堆积多了会让人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甚至昏迷(医学上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陈奶奶虽然没有到昏迷这么严重,但出现酮症说明血糖已经高到危险边缘,必须立刻干预!

️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上这3个坑别踩!

️“无糖”≠“健康”

市面上的无糖饮料、低糖食品,很多用人工甜味剂代替糖。这些添加剂虽然热量低,但可能刺激食欲,让人更想吃甜食,甚至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升血糖。️建议:偶尔喝一点解馋可以,但别当水喝!白开水、淡茶才是最安全的。

️主食别只吃“软饭”

很多老人觉得粥、烂面条好消化,但这类精制碳水升糖快,容易让血糖“坐过山车”。️建议:主食选粗粮(如燕麦、糙米、红薯),搭配蛋白质(鸡蛋、豆腐)和蔬菜,血糖更平稳。

️水果不能随便吃

香蕉、荔枝、龙眼这些水果糖分高,糖尿病老人要少吃。️建议:选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草莓),每天不超过200克,分两次吃。

️ 日常控血糖,记住3招!

️动起来:每天散步30分钟,或打太极、跳广场舞,能帮助身体用好血糖。

️测血糖:超重老人最好定期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早发现早控制。

️睡好觉:熬夜会打乱激素分泌,让血糖更难管,尽量23点前睡觉。

️ 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医院!

糖尿病早期在老人身上可能“藏得深”,除了常见的“三多一少”(喝得多、尿多、吃得多但体重下降),还要警惕:

皮肤痒得厉害,抓破了也不容易好;

眼睛看东西模糊,像蒙了层雾;

手脚发麻、刺痛,像有蚂蚁爬;

伤口愈合特别慢,比如小划痕几天都不结痂。

️最后提醒:陈奶奶的例子给所有老人敲了警钟——别被“无糖”“0卡”的标签忽悠了!健康饮食没有捷径,少吃甜食、多动腿、定期查血糖,才是稳住血糖的硬道理!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