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都需要监测血糖,但在临床上还是有很多患者,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认识不够或陷入监测误区,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

本文总结了糖尿病病友血糖监测的十大误区,大家不要再被误导了。

️ 1

️ 血糖监测的十大误区

不按规定时间监测:

有些人在餐后或其他非规定时间进行血糖监测,这样的监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最好根据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未洗手:

手上残留的食物或其他物质可能影响到血糖仪的读数。在监测前,请务必洗手,并确保干净,以避免外部物质的干扰。

未更换针头:

使用陈旧的或者使用次数过多的针头可能导致血糖监测结果的不准确。根据使用说明,定期更换新的针头是必要的。

不合理的测量部位:

血糖监测通常选择在指尖、前臂等部位进行,但错误的测量部位可能导致误差。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测量部位。

食物摄入不受控制:

在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前,摄入高糖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在监测前,请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

漏测:

有些人可能因为疏忽或其他原因而漏测血糖,这可能导致未能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保持规律的监测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忽略药物和活动:

药物的使用和运动都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在监测前,要记得告知医生有关药物和活动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解读监测结果。

仅关注数字:

血糖监测不仅仅是数字,还需要结合症状、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来全面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仅仅关注数字可能导致对病情的误判。

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监测结果异常时,不应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共同制定调整方案。

不及时就医:

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影响到血糖的长期控制。

️ 2

️ 正确测血糖的步骤

洗手:

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指尖部位。使用无香味的肥皂,以避免外部物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用酒精擦拭测量部位:

使用酒精棉球清洁取血部位(通常是指尖),以确保该部位的清洁。等待酒精干燥。

取血:

打开抽血笔,选择测试部位。

在测试部位用抽血笔戳破皮肤。有些抽血笔具有调节深度的功能,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设置。

等待一滴血液形成。

将血液放置在测试条上:

轻轻地将血液滴在测试条的指定位置,确保血液充分润湿整个测试区域。

等待结果:

按照血糖仪的说明等待测试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结果会在几秒钟内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记录结果: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血糖日记本或血糖仪上。记录时间、日期以及测试前后的情况,如饮食、药物使用等。

血糖监测的十大误区,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看看你中招了吗?

️ 3

️ 测血糖扎哪个手指比较准确

第三、四指指尖更适合

通常建议使用第三和第四指的指尖进行血糖检测,因为这些指头的皮肤相对较柔软,采血相对较容易。

避免使用拇指

一些专家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拇指。拇指的指尖皮肤较厚,可能会对采血造成不适感,而且由于拇指的使用频率较高,容易导致指尖皮肤变得较硬。

轮流使用不同手指

长期单一地使用同一个手指可能导致指尖皮肤变得较硬,影响采血的舒适度。建议轮流使用不同手指,以减轻对某一个手指的频繁使用。

避免使用有伤口或疼痛的手指

避免选择有伤口、疼痛或感染的手指,以免加重不适感并影响采血。

保持手指清洁

在进行采血前,请确保手指干净,使用洗手液和温水洗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