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脚踝扭伤还肿起来了,着实让人烦恼。怎样才能让它最快恢复呢?其实有不少实用技巧。从扭伤后的紧急处理,到后续的护理与康复,每一步都不容忽视。接下来就为你详细阐述恢复的快速方法。

脚踝扭伤了肿了怎么恢复最快

扭伤后的紧急处理

休息:当脚踝扭伤肿胀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活动,让受伤的脚踝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行走或运动,否则会加重损伤,导致肿胀和疼痛加剧。可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将受伤的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冰敷: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冰敷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可以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脚踝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冰敷一次。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踝进行加压包扎,可以起到固定和减轻肿胀的作用。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脚部麻木或疼痛加剧。从脚趾开始,向上缠绕绷带,覆盖受伤部位,一般包扎至小腿下部。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以在受伤部位涂抹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外用药物,如红花油、云南白药气雾剂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药物均匀地涂抹在受伤的脚踝上,并轻轻按摩,促进药物吸收。但要注意,如果皮肤有破损,就不能使用外用药物,以免引起感染。

口服药物: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三七片、跌打丸等,有助于促进损伤的恢复。

康复训练

早期活动:在扭伤后的2-3天,当肿胀和疼痛有所减轻时,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缓慢地活动脚趾、转动脚踝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但要注意活动的幅度和力度不要过大,避免再次损伤。

逐渐增加活动量: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比如,进行一些站立、缓慢行走等练习,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当脚踝的力量和稳定性逐渐恢复后,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等,有助于提高脚踝的功能。

日常护理

饮食调理:在恢复期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恢复。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以免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在休息时,尽量保持受伤的脚踝处于舒适的位置,避免受到压迫。

脚踝扭伤肿胀后,要想快速恢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先,在扭伤后的紧急处理中,要做到休息、冰敷和加压包扎,这是减轻肿胀和疼痛的关键。其次,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包括外用和口服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再者,适时进行康复训练,从早期的简单活动到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助于恢复脚踝的功能。最后,日常护理也不容忽视,通过饮食调理和注意休息,为身体提供良好的恢复环境。只有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让脚踝更快地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运动中。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