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乳痂是很多新手妈妈会遇到的问题。不少人会疑惑,乳痂不清理对开奶有没有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乳痂不清理易致乳腺导管堵塞

️堵塞原因:乳痂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逐渐堆积在乳头及乳腺导管开口处,就像塞子一样堵住导管,导致乳汁无法顺利排出。这种机械性堵塞会严重影响开奶,使乳汁排出效率降低。

️危害表现:乳腺导管堵塞后,乳汁淤积在乳房内,会引起乳房胀痛,增加哺乳疼痛的阈值。同时,乳汁淤积还为细菌滋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大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乳腺炎。

影响乳汁分泌和排出

️泌乳反射抑制:乳痂的存在会干扰乳头的敏感性,使得乳头对宝宝吸吮的刺激反应减弱,从而抑制泌乳反射。泌乳反射是促进乳汁分泌的重要机制,一旦受到抑制,开奶就会延迟,乳汁分泌量也会减少。

️母乳成分污染:乳痂中可能含有细菌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污染母乳。宝宝食用被污染的母乳,可能会影响其健康。而且,污染的母乳也不利于宝宝消化吸收,进一步干扰了正常的哺乳过程。

增加乳头皲裂和溃疡风险

️皮肤屏障破坏:乳痂的堆积会破坏乳头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屏障功能,使乳头皮肤变得脆弱。在宝宝吸吮过程中,乳头更容易受到摩擦和损伤,从而增加乳头皲裂的风险。

️溃疡形成:如果乳头皲裂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加上乳痂的持续刺激,就可能发展为乳头溃疡。乳头溃疡会给妈妈带来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哺乳信心,甚至可能导致哺乳中断。

正确清理乳痂的方法

️温水热敷软化:可以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乳头和乳晕上,每次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这样可以软化乳痂,使其更容易清理。

️植物油护理:在热敷后,可以涂抹一些植物油,如橄榄油、蓖麻油等,等待几分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乳痂就会逐渐脱落。

乳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脱落的表皮细胞等混合而成,一般呈现为白色或黄色的颗粒状。正常情况下,乳房会有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但如果乳痂过多且不及时清理,就可能对开奶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乳痂不清理对开奶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新手妈妈们要重视乳头的清洁护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清理乳痂,以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让宝宝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