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会发现乳头长了一层能剥掉的小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

乳头长痂的原因

️乳头皲裂:哺乳姿势不当、衔乳损伤等都可能导致乳头皲裂,进而出现血性分泌物,之后形成能剥掉的小痂。比如宝宝吸吮姿势不正确,只含住乳头,会对乳头造成较大压力,容易引起皲裂。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乳头,引发炎症,也可能导致乳头出现小痂。细菌容易在乳头破损处滋生,影响乳头的正常健康。

️接触性皮炎:内衣染料过敏、镍金属过敏、洗涤剂残留等都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使乳头出现小痂。比如新换的内衣材质不合适,就可能刺激乳头皮肤。

应对方法

️羊毛脂修复:对于乳头皲裂,可以使用羊毛脂进行修复。羊毛脂能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促进乳头皮肤的愈合。

️皮质醇递减疗法:如果是接触性皮炎,可采用皮质醇递减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皮质醇的使用量,缓解炎症。

️过敏原回避策略:通过斑贴试验确定过敏原后,采取回避策略。比如避免穿含有过敏染料的内衣,选择无敏内衣,减少洗涤剂残留等。

预防措施

️正确哺乳姿势: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减少对乳头的损伤。可以咨询泌乳顾问,获得专业的指导。

️选择合适内衣:选择材质舒适、透气性好的内衣,避免内衣对乳头的摩擦和刺激。同时,要注意内衣的清洁。

️保持乳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破坏乳头的自然保护屏障。

乳头出现小痂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需要我们仔细辨别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乳房的清洁和护理,选择合适的内衣,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乳头长小痂虽然看似不是大问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了解其成因和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呵护乳房健康。如果问题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