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检查中,低回声结节是一个常见的发现。但它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了解相关特征和判断方法,对于及时治疗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良性低回声结节特征
️形态与回声:良性低回声结节一般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例如乳腺纤维腺瘤和甲状腺腺瘤,触诊质地软,活动度好,无疼痛症状,生长也较为缓慢。
️血流情况:良性结节的血流信号通常较少,血流阻力指数相对较高,这表明其血管生成不活跃,生长较为稳定。
恶性低回声结节特征
️形态与回声异常:恶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还可能出现微钙化灶,纵横比大于1,极低回声等特征,甚至会突破包膜。
️血流丰富: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这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为肿瘤的快速生长提供了营养支持。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初步判断结节性质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结节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还可以进行TI - RADS分级、Bethesda系统分类等。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也能提供更多信息。
️穿刺活检:当超声检查不能明确结节性质时,穿刺活检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后续治疗
️良性结节:对于确诊的良性结节,若无症状且生长缓慢,可定期复查。部分良性结节符合射频消融适应症时,也可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恶性结节:恶性结节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中快速病理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范围。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如靶向治疗、免疫组化标记指导的治疗等,还需要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子分型指导等,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低回声结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性质的判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良性结节通常具有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等特征,而恶性结节则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等。准确判断结节性质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