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是很多女性会遇到的问题,准确判断其性质至关重要。以下为您介绍多种确定乳房肿块性质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三联检:包括超声弹性成像、钼靶钙化灶、MRI动态增强等检查。超声弹性成像能反映组织的弹性信息,辅助判断肿块的良恶性;钼靶检查可发现微小钙化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动态增强能清晰显示肿块的血流情况和强化特征。
️BI - RADS分级: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BI - RADS分级,该分级系统可以对乳房病变的恶性风险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细针穿刺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检查方法,通过细针抽取肿块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
️空心针活检:空心针活检能获取组织条,比细针穿刺获得的组织更多,诊断准确性更高。
️冰冻切片:在手术中进行冰冻切片检查,能快速确定肿块的性质,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可以检测ER/PR、HER - 2等指标,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指导后续治疗。
临床触诊
️肿块特征:医生通过触诊了解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等。一般来说,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而恶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伴随症状:观察是否有皮肤凹陷征、乳头溢液、橘皮样变、酒窝征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恶性病变。
其他检查
️红外热成像:红外热成像可以检测乳房表面的温度分布,辅助判断肿块的性质。
️数字化触诊记录:利用触觉传感器量化触诊过程,记录肿块的特征,提高触诊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当发现乳房肿块时,不要过度惊慌,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和诊断。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优势,综合运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