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囊肿和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子宫疾病,很多人容易将它们混淆。其实,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组织来源
️子宫囊肿:子宫囊肿通常是由囊性结构组成,可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比如巧克力囊肿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形成的,和内膜异位密切相关。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其生长可能与激素依赖有关,是一种实性结构的肿瘤。
影像特征
️子宫囊肿:超声表现上,子宫囊肿多呈现为边界清晰的液性暗区,血流信号不丰富。MRI特征一般显示为均匀的液体信号。
️子宫肌瘤:超声下子宫肌瘤多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边界相对清晰,内部血流信号相对丰富。MRI上有其独特的信号表现,有助于与囊肿鉴别。
症状表现
️子宫囊肿:较小的子宫囊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巧克力囊肿患者会有明显的痛经,且痛经程度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影响CA125水平升高,对怀孕也有一定的不孕影响。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能会引起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当肌瘤较大时,会产生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导致尿频,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等。
恶变率
️子宫囊肿:子宫囊肿恶变率相对较低,但巧克力囊肿有一定的恶变风险,需要定期检查关注。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恶变率也不高,但仍有恶变的可能,当肌瘤生长迅速、出现异常症状时,要警惕恶变。
治疗方法
️子宫囊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子宫囊肿,可采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对于巧克力囊肿,可采用激素疗法,也可进行囊肿穿刺或腹腔镜术,但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子宫肌瘤:肌瘤较小、症状不明显时也可保守治疗。手术指征包括肌瘤较大、症状严重等情况。治疗方式有聚焦超声消融、子宫动脉栓塞、微创手术路径等,还可根据情况选择分子靶向治疗等。
子宫囊肿和子宫肌瘤虽都发生在子宫,但有着不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