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使用滴眼液时会遇到滴入眼睛后刺痛的情况,这不仅让人难受,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了解滴眼液刺痛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十分必要。

刺痛原因

️药物成分刺激:一些抗生素滴眼液、抗青光眼药物等含有的成分可能刺激角膜神经末梢,引起短暂灼热感或刺痛。比如防腐剂苯扎氯铵,还有酸性pH值的药物也易引发此类情况。

️过敏反应:对滴眼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会导致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等症状。像新霉素过敏就较为常见,使用含新霉素的滴眼液可能出现速发型刺痛。

️角膜问题:角膜上皮缺损时,裸露的神经丛会使眼睛更敏感,滴入滴眼液会产生明显刺痛。病毒性角膜炎等疾病也会导致角膜敏感性增加。

应对方法

️更换产品:若因药物成分刺激导致刺痛,可考虑用玻璃酸钠替代。选择无防腐剂配方的滴眼液,能减少对眼表的刺激。

️进行检测:做泪液渗透压测试、角膜知觉检测、眼表毒性评估等,确定眼睛状况。还可做皮肤过敏测试、组胺释放试验、斑贴试验等查找过敏原。

️正确用药:采用结膜囊滴药法,滴药后进行泪囊区按压。冷藏的药液要回温后使用,避免机械性刺激和瓶口污染。

️治疗角膜损伤:对于角膜上皮缺损,可用荧光素钠染色诊断,使用重组生长因子促进上皮愈合。同时补充神经营养因子,增强角膜抵抗力。

特殊情况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滴眼液需格外注意,要了解儿童用药禁忌。必要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

️持续疼痛:若滴入滴眼液后出现30分钟持续痛,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滴眼液是常见的护眼用品,但使用时出现刺痛却让不少人困扰。了解相关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使用滴眼液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