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逼近 资金“弃存转股” 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

2025-05-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本周出现了一个标志性事件,部分大型银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以下,而活期利率也接近于零。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利率”已经越来越近了。即使在银行存定期,也已经从“财富的保值增值”变成了单纯的“保值”。

银行敢于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到1%以下的原因之一是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年内首次下调,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随着贷款利率的下调,存款利率相应下调也是正常现象。同时,作为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另一个参照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今年4月份同比下降0.1%,1-4月平均同比也是下降0.1%,这意味着利率水平理论上确实可以降到零。

从行业角度看,目前银行可贷资金非常宽裕,但优质项目却日渐稀少。在银行息差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收入端增长乏力,那么成本端降低利息支出的压力就会很大。因此,存款不再是银行的优质资产,甚至因为付息原因变成负担。适当降低存款利率可以降低财务成本,这对银行来说是好事。

当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到不足1%后,如何考量投资理财的收益率成为问题。很多人把钱存进银行是为了低风险利息,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存款特种兵”。但一年不足1%的利息收入显然已成鸡肋。在房地产市场投资属性消退后,居民投资理财的主要渠道只剩下资本市场。此前,资本市场有一个20倍市盈率估值的“红线基准”,投资者普遍认为20倍市盈率以下有投资价值,对应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5%。尽管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和资本市场股价波动情况不同,即使银行利率降低到5%以下,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准也没有因此水涨船高。但现在银行一年期利率降到1%以下,势必会引发很多追求一定收益的理财性资金寻找更高收益的市场。

理论上,以前1%以上的定存利率可以让很多人忽视资本市场,但现在这个利率水平降到1%以下,而资本市场里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还不足20倍,且这些行业还是高分红的典范,完全可以替代银行定期存款。最近银行股股价不断创新高,也是因为在“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的理念引导下,许多风险喜好低但对收益有一定要求的资金不断买入银行股。毕竟前几年银行股的平均股息率超过5%,即便到现在,银行股的平均股息率也在4%左右。

这解释了为什么现在银行股整体股价处于历史高位,仍然有不少保险资金、权益资金和各路理财产品资金不断买入银行股甚至举牌。这也说明,目前基本面优质的、行业成长性稳健的和投资回报相对稳定的低风险收益产品太少。

A股市场不仅银行板块是相对稳健的高股息板块,由于宏观经济原因,银行行业整体增长乏力,其目前的高分红很多依靠以前的滚存利润和降低拨备金来调整。除了银行板块,股息率常年稳定在4%左右的公用事业、大消费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等也会吸引越来越多从银行存款溢出的资金关注。

对于这种标的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一是行业龙头企业,行业景气度平稳或上升;二是过去几个财务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增长,财务状况健康的上市公司;三是常年估值在20倍以下,股价处于历史低位或稳步上升趋势中的上市公司;四是股息率长期维持在4%以上,并承诺每年现金分红率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