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当前正处于新冠小波峰 阳性率上升需警惕

2025-05-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近一个月来,新冠阳性率再次上升。知名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宣布演唱会延期。专家提示,目前正处于新冠阳性率小波峰,民众需注意感染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近期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五周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3.3%升至6.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近日,多地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新冠病毒。北京市朝阳区疾控部门提醒,当前区内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郑州市疾控中心也提醒市民,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和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活跃期,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高,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内的传染病。

李侗曾指出,本轮新冠小高峰距离上一次小高峰已经将近一年,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下降,因此变得易感。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的重点防护人群。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4月28日至5月4日的一周内,在15岁至59岁及60岁以上人群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均排在第一。而0至14岁的群体中,阳性率排在第一的是鼻病毒。

李侗曾注意到,此次新冠感染中,年轻人一般3至5天就能缓解,老年人可能需要5至7天。他特别提醒,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仍有重症风险。病毒学家常荣山也表示,新冠对15岁以下儿童的致病力较弱,但对敏感人群(如高血糖、高血脂、50岁以上人群)的致病力约为流感的两倍。在确认感染新冠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本轮感染大部分人症状较轻,主要是中低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有的人也会乏力、肌肉酸痛。与流感相比,这轮新冠没有那么多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也不那么明显。常荣山建议,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多次感染过新冠的人、以往感染时症状较重的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应戴口罩,勤洗手。敏感人群如再次感染,建议48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以减低感染可能导致的发热、嗓子疼痛或新冠肺炎、长新冠的风险。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监测期内,新冠阳性率均列南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首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为南方省份第二位,北方省份第三位。常荣山判断,到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中的阳性率会下降到8%至10%左右,不会影响一年一度的高考。到6月中下旬,全国哨点医院中新冠阳性率将下降到5%或以下。李侗曾也估计新冠阳性率会在6月、7月出现下降。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提醒,目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李侗曾表示,现在流行的毒株和之前的毒株在致病力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大部分人还是轻症,重症较少。但从传染性或免疫逃逸来说,现在流行的毒株略强于之前的毒株。常荣山则认为,NB.1系列分支具有较高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成为未来的流行株,但致病力较此前的毒株依然是下降的,不会导致比JN.1变异株流行时更严重的疾病,住院人数也不会超过JN.1流行时。

自2022年12月以来,新冠和流感就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的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间隔规律消失。2025年2月,中国经历了一波三年来最小的流感全国性流行,人群中群体免疫力下降。常荣山认为,这给新冠的再次流行创造了机会。同时,距离上一波流行已过去一年以上,人群中因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抗体保护几乎消失,这是近期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再次上升的流行学背景。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本轮新冠感染中,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李侗曾认为这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南方更潮湿,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