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与中国脱钩美药企成本或增加一半 中国原料药之重

2025-05-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美国财政部部长近日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计划将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对此,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供应大量依赖中国,如果强行脱钩,部分美国药企成本可能增加一半。

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指出,如果美国政府鼓励药品制造企业回归美国,短期内可能会导致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美国,影响中国医药企业的出口业务。但从长期来看,美国本土制造药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从中国进口,这将难以达成美国的期望。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出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目标,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因为只有中国药企能持续提供成本较低且质量较高的原料药和创新药研发服务,才能帮助美国药企降低经营成本。

根据FDA报告,2019年美国仅有12%的原料药为本国自主生产,88%的原料药依赖进口。药智网总裁李天泉表示,美国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药品原料,中国在规模效应和人工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如果美国自行生产这些原料药,药品成本将显著上升。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承担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原料药供应任务。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中国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从2013年的23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517.9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5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对原料药的需求大幅增加,推动了中国原料药出口额的快速增长。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对外合作部副主任张小会表示,从工业基础看,中国具备化工基础和规模优势,这是很多国家不具备的。美国重建原料药产业至少需要10年至15年的时间。从需求端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对原料药的需求很多内部可以消化。

中国的创新药产业链也在崛起。尽管中国公司在FDA批准的新药数量上相对较少,但通过战略合作深度参与全球制药行业国际分工已成为一大趋势。据DealForma统计,2024年跨国药企支付出去的5000万美元以上的预付款交易中,近30%涉及中国。

CXO(医药外包)行业的出现,使得制药公司更愿意将其部分研发及生产业务外包给CXO公司,以缩短上市时间、节省成本。中国已成为了主要承接地之一,预计到2030年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将达到4823亿元,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到19.5%。

昆翎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表示,中国CXO订单交付效率高,整个产业链网络非常完善,已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生物技术创新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将30%的FDA批准药物工作流程外包给中国的CDMO企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旨在降低高处方药价格的行政命令,但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认为,美国药价高主要是由于政府不干预药价和商保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现有药品利润分配机制和格局才是关键。中国的医药产业在成本上具备优势,有助于美国降低药价目标的达成。

中美医药产业完全脱钩并不现实。对于中国创新药企而言,短期关切在于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特朗普降低高处方药价格的行政命令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及时制订相关风险预案。仿制药企则需调整“出海”战略,重点瞄准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