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莫迪的全国讲话透露着不甘心 输不起的信号
莫迪在5月12日发表了全国讲话,这是自印巴凌晨爆发激烈空战并达成停火协议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莫迪在这次讲话中表现出不愿接受失败的态度,即使面对巴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84架印军无人机、摧毁一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炸毁“布拉莫斯”导弹库以及斩首印度官员的情况,他依然声称“印度赢了”。
莫迪表示,印度只是暂停了针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并将以自己的方式报复任何袭击。他强调,主动求和的是巴基斯坦,不是印度,因为巴基斯坦给出了印度想要的承诺,印度才同意停火。莫迪认为,印度已就“克什米尔袭击事件”报复巴基斯坦并取得成功,因此巴基斯坦最终选择体面认输。
然而,巴基斯坦否认了这一说法,坚称从未主动要求停火。双方在谁先请求停火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从公布的战果来看,大获全胜的是巴基斯坦,而印度损失惨重。
莫迪还表示,印度不会容忍任何核讹诈,如果巴基斯坦用核武器威胁印度,结果只能是碰一鼻子灰。此外,印度不会就此罢休,虽然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印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在莫迪发表讲话的当天晚上,印巴军方同时承诺互不采取敌对行动,并考虑减少边境驻军。巴基斯坦也发出最后通牒,警告印度不要轻举妄动。
关于印巴冲突,还有两件事值得注意。首先,印巴达成停火协议后,印度军方突然对巴基斯坦发起导弹袭击,重创了巴基斯坦的重要空军基地,造成多名巴基斯坦空军人员身亡。这次袭击被印度视为重要胜利,使其有理由与巴基斯坦达成停火协议。
其次,印度开始报复美国。莫迪在全国讲话中没有提到美国,此前印度曾表示克什米尔问题是双边问题,拒绝美国介入调解。特朗普曾声称美国阻止了印巴爆发核战,并推动两国停火。但在印度趁机偷袭巴基斯坦后,美国可能会感到愤怒。印度随后宣布拟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美国对印度钢铝产品征收关税的行为。
印度接下来的选择至关重要,无论是大规模报复巴基斯坦还是寻求和平,都需谨慎考虑。事实表明,巴基斯坦不容小觑,印度未必能在冲突中占优。战争只会给两国带来苦难,双方应各让一步,避免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