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短视频均像奶头乐一样,安安稳稳即可
Ai和短视频均像奶头乐一样,安安稳稳即可
2025-05-14
我很喜欢看电影,喜欢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每年至少三百部。
记得一开始就是单纯的看故事,后来可能看的多了,慢慢地对其中的很多情节有了自己的认知,也就开始喜欢了高潮和台词,到最后,往往一个镜头是自己最喜欢的场景。
所以我很讨厌看删减电影,因为往往一个镜头,就会让我对一部电影产生错误认知,每每都是下载尽可能的原版去看。
看电影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几乎从来没有想过,只是简单的喜爱,而且仅仅只是喜欢这部电影的这种感觉罢了。什么拍摄技巧,当年背景等等,我几乎也很少去了解,毕竟好电影可以忽略这些东西。
可能也就是不太计较这些东西,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不认识谁是谁,只是感觉这个人演过什么罢了。记得上学的时候,他们说谁是谁的时候,我说不认识,他们说不可能,你最近不是一直在看他的电影吗?
原来他就是他啊!
看的多了,慢慢的也开始对很多人有了认知,也会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电影背景,那个时候有些公众号和视频很喜欢看,但慢慢的短视频兴起,就再也看不到那种感慨的介绍了,有的仅仅只是故事,没有了那种特别的体验。
或许在内心也知道那是部好电影,可能是因为有人推荐,可能说的不错,具体好在哪里呢?仅仅只是感觉看过罢了,就像是小时候的那种简易版故事书一样,了解了,但却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最近看的《时空恋旅人》,我能感觉到他好的那部分,但却没有那么高的评分,虽然期待很高,毕竟故事的内核太通俗易懂了,可以说是有点雷同,此类的故事有很多,但却缺少那种可以深入的地方。它的很多感觉给了我一种《天使爱美丽》的错觉,但那种冲击感却完全没有达到,这就让我对这部电影提不上兴趣。
ai某种程度上就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了思考,有的仅仅只是那种简单的认知罢了,我知道了这本书,也了解了整个故事,能说出来,但具体会带来什么呢?
我经常说:我有一次听到一个大约九、十岁的小女孩,坐姿优雅,一本正经地显摆说,自己刚刚读了《茶花女》,我都感觉很奇葩。
什么时候就该读什么样的书籍,老是删减版和简易版,意义在哪里呢?
之前写的关于为什么没有满分高考作文也是如此,都是通版现在,都可以背诵通用范文,那么也就看不出什么特别,只是感觉还不错,符合情况,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很规律,很舒适,但却没有那种冲击感。
当年教员的文章不是被说偏激过分吗?但为什么有人想打110分,就是如此,需要的是那种冲击感!
这种感觉目前的市场好像并没有,ai如此,短视频亦是如此。
就像是奶头乐,只要你在那里安安稳稳就可以了……
正文完: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096天
已看电影推荐:《另一个故乡》
台词:故乡的本质在于人如何在既定的土地上构建意义——不是逃离,而是觉醒;不是顺从,而是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