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合适的位置就会充满魅力
你没有魅力,可能是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个合适的位置理解起来,是能让你看见自己,也能被他人看见一举多得的场域。我觉得魅力不是什么外显的特质,比如说皮囊,或者固定的一款类型,抑或者是什么样的穿搭造型。
当然你本人也可以有一些具象化的标准,不过人与人之间吸引力法则往深一层次去挖掘,短期之内靠标准,长期来看靠的还是频率,论的是志同道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没有同频共振,你再大的魅力在不识货,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看来,也是一文不名,什么都不是。
所以有一个通识的智慧就是把自己做好,自身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增强,魅力值也会变高。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你需要分清楚自己期待的标准是对内,还是对外。很多人往往都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里外两套标准。
如果能游刃有余,装得够像,那也是片叶不沾身的高手,但绝大部分的人,容易陷入一种认知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割裂感。很典型的表现,就会一些事物抉择上,或者是做事上有失偏颇,产生错误的预期或者自我判断。
每个人对美好事物、品质的标准跟追求都是用来激励自己前进,约束自己,而不是去要求他人的。在你不断提升能力跟上自己认知的时候,魅力才会展露出来,这种匹配传递出一种圆融、浑然一体的契合自洽,经久不衰,不是那种装魅力,拿腔拿调的感觉。
所以养成魅力的第一性原理,是每时每刻做好当下觉知,在合适的位置上做适合的事,不骄不躁,把控自己的节奏。这种人主体性也更强,活得更笃定自在,没理由没有吸引力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圈子问题。有的人可能魅力无限,但是呆错了圈子,也是枉然。一个人对素食研究颇深,但入了一家牛排馆,就很难发挥出长处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洞察到自己的优势跟魅力点,把它们运用在合适的地方,找到热爱素食的人,这样你的一些思考跟研究才有更多的人欣赏。
这里的圈子不要理解错了,我觉得跟大家认为用阶层、财富量级等来衡量的不同,而是思考方式,做事方式、思维见解。面对同一件事,彼此之间能展示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水平有一致性、趋同性。
当然这个东西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合适的位置,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找到这个地方,不要太预设结果,做好自己,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每个人都是在一点点了解自己擅长、能力、性格、喜好的过程中,一点点在这个世界大小不同局里面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没有谁是天然站在聚光灯上的,在此之前也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自我摸索。
而这种通过能力找到自己在某个圈或者集体中的位置,尽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时候,能够让一个人建立起坚固的自信。这种自信由内而外生发出来,不怎么轻易会因为外界评价而随意波动,甚至是崩塌。
简而言之,不断重复自己会做、能做、且擅长做的事,是快速获得魅力最大途径。这里面有个很强大的心法,保持不败。
虽然不断试错可以增加无限接近的机会,去闯去试决定了开局,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变量在于容错率,很多境遇、机会看似不属于你,其实未必是你不敢,而是容错率的问题。
你有一条命,人家有九条,即使同样的境遇,胜率一致,你必输,他必赢。不要把别人想太高,但也别把自己想太低,最重要的还是屁股决定椅子。人的很多败局,往往就在于选择了自己无法承担的事情,导致容错率太低,而一败涂地。
需要有一个成本思维,自己能吃什么饭,能吃多少,需要的到底是多少,祸莫大于不知足,定住自己的心,分配好欲望,放平心态,在力所能及的范畴之内,不断地提升自我,心念都往正向去牵引,知常不妄做,知己不盲从,迟早等来大放异彩的那一天。
我知道很多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问我一个问题,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说实话,我没办法告诉你,你擅长跟热爱兴趣是什么,这本该就属于你的课题。
但我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就是做这件事不会让你耗能,不会让你很快产生厌倦,甚至有没有达到某个成果,都不会让你放弃做这件事,大概率是你热爱跟擅长所指向的地方。
人生体验才是目的,选择擅长且有优势的事情才不会苦大仇深。很多需要你非常用力的事情,都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当前你还驾驭不了。真正兴趣所向的地方,会让你不自觉地忽略了结果,更容易迈过困难。
而这段不断迈过困难的旅程,让你在赶路的时候,也自带光芒。
图片来源于百度
️你我共勉。
️关于我:
️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管理类硕士,文章只专注于变强、提高思维认知和成长感悟。是的,成长,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