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轻影帝近况曝光:片酬仅25万,靠卖画维持生计(世界上最年轻的影后) aspcms.cn

他曾创造奥斯卡历史,成为最年轻的影帝,演技无可挑剔,堪称“演技之神”。在沉寂了22年后,他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捧起小金人,成为影史上第11位双冠影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屹立在影坛巅峰的巨星,曾在人生最低谷依靠卖画度日。

他,就是阿德里安·布劳迪。

阿德里安·布劳迪生于纽约市,年轻时便立志成为演员。他的母亲,著名摄影家西尔维亚·普莱奇,早早发现了他在表演方面的天赋,积极鼓励并支持他走上这条道路。布劳迪最初进入了非百老汇的舞台剧界,正式的银幕之旅始于出演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电视剧《终于回家》,他在剧中饰演一个名叫比利的孤儿,前往内布拉斯加州寻找新生。

1998年,他与埃里克·布罗斯共同出演电影《餐馆》,凭此片,他获得了2001年独立精神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特伦斯·马利克执导的二战题材影片《细红线》的拍摄,尽管他的角色并不重要,但这部影片却在第71届奥斯卡上获得了7项提名。

1999年,著名导演斯派克·李发掘了他的潜力,邀请他在恐怖片《山姆的夏天》中出演连环杀手的替罪羊里奇,紧接着他又在《极速杀阵》中饰演了哈里。这一年,他还参演了巴里·莱文森执导的反映种族问题的剧情片《飞扬的年代》。布劳迪在这些作品中的精湛演技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2000至2001年间,他参演了多部影片,《面包与玫瑰》《危机密布》《项链事件》等都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2年,布劳迪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他主演了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历史传记片《钢琴家》,在片中,他饰演了波兰犹太钢琴家史标曼。为了这个角色,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独自一人前往法国拍摄,期间每天练习钢琴四小时,并且严格节食,以此来展现史标曼的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最终,他凭借此片成功提名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并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凭借在《钢琴家》中的表现,布劳迪获得了法国恺撒奖、波士顿影评协会奖、美国影评人协会奖等多个奖项,成为演艺界的顶尖人物。

2024年,51岁的布劳迪凭借电影《粗野派》再度回归大众视野,并在第9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捧起了第二座小金人。为了角色,他花了9个月研读建筑史书籍,还实地考察了多处战后建筑,并用细腻的表演展示了建筑师在历史风云中的奋斗与坚守。布劳迪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影帝的身份。

除了演艺事业,布劳迪的另一重身份是画家。2015年,他在迈阿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画展,展览名称为《热狗、汉堡包和手枪》,作品内容充满了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寓意。2023年,他又在纽约举办了名为《美国制造》的画展,这一次的作品更加个人化,融入了他的童年记忆和移民身份。布劳迪曾解释说:“这就像美国梦,看似自由,却充满了妥协。”

然而,布劳迪的绘画并非单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解决经济困境。在当时的好莱坞,他的片酬仅为25万美元,远低于一线明星的2000-3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布劳迪的投资也遭遇了失败。成名后,他在欧洲购买了一座古堡,计划将其修复成理想中的样子。没想到,这座古堡成了他多年的噩梦,修缮工程长达17年,期间他不仅面临着高额的维修费用,还需承担高额的房产税和日常维护开支。

布劳迪与中国的缘分也早已有了。2012年,他受邀出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饰演美国记者白修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学习了大量历史资料,并努力学中文,尽管中文的复杂性让他陷入了困境。一次他在写笔记时把“饥荒”写成了“慌鸡”,当冯小刚看到时笑得不行。虽然是小插曲,却展现了布劳迪对表演的认真态度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如今,阿德里安·布劳迪已经成为影坛的传奇人物,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画家,他都在不断挑战自己,勇敢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布劳迪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通过坚持和努力超越自己,迎接新的高峰。愿他的勇气与热情,继续激励更多的人追寻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