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骗了多少润人:王伟恒赴海外三年,从国内中产跌成流浪者?(美国梦变质了吗) aspcms.cn

️因“甜甜圈视频”走红的王伟恒,近期以街头流浪的状态再次引发关注

2023年,他捧着甜甜圈大笑的视频全网传播;2024年,镜头里的他却衣衫褴褛、面色憔悴,蜷缩在街头长椅上。如此巨大的反差引发了所有人的好奇,️润美的这三年时间,王伟恒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被滤镜美化的“美国梦”

在社交媒体构筑的世界里,王伟恒从来不是一个失败者,更像一个精神上的朝圣者。他熟练地运用一套独特的叙事技巧,把所有现实的苦难,都巧妙地转译为对理想国度的赞歌,为粉丝们构建了一个只存在于网络上的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里,“善意”被无限放大。一个免费的甜甜圈,让他感激涕零,仿佛获得了天大的恩赐。教会偶尔发放的免费面包,也被他描绘成整个社会“充满人性光辉”的铁证。这些偶然的、个体性的善举,在他的镜头下,被拔高成了对一个完美体系的终极证明。

而“苦难”,则被加上了柔光镜。当他因为流浪街头被警察驱赶时,他形容那是一次“温和的提醒”。当他在旅途中被劫匪抢走1.2万元现金时,他甚至反思“可能是我挡了别人的路”。这种奇特的归因方式,在他身上贯穿始终。

2024年初,他因为腰疼去看了医生,短短15分钟的诊疗和几项简单检查,换来了一张5600美元的账单。

起初他还在网上愤怒吐槽,但很快,画风一转,他开始盛赞其医疗体系的“专业”与“可信”。这种主动过滤、重构现实的心理机制,令人惊叹。

初到之时,他兴奋地宣称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即便后来只能蜷缩在二手车里过夜,他依然对着镜头信心满满地宣告,自己“迟早能买上大房子”。持续的自我激励和公开宣言,是他维持这个赛博身份积极性的燃料。

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

屏幕关闭,滤镜褪去,王伟恒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非法身份、高额债务和持续暴力交织而成的残酷囚笼。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元素,都与他的网络叙事形成尖锐的对立。

一切困境的原罪,始于他主动撕毁护照的行为。这个举动让他彻底沦为一个“黑户”,一个游离于社会体系之外的影子。没有合法身份,意味着他无法从事正规工作,无法享受任何社会福利,只能在灰色地带里苟延残喘。

紧随其后的是沉重的经济枷锁。为了启动所谓的“美国梦”,他向非正规机构,甚至是传闻中的“黑帮”,借了5000美元高利贷。为了生存,他买了一辆二手车,每天像陀螺一样工作超过14个小时,跑网约车、送外卖,用命换取微薄的收入。

但意外总比明天先来。2023年9月的一场追尾事故,让他背上了1.1万美元的赔偿。因为没有购买保险,他无力支付,那辆既是谋生工具又是唯一住所的二手车,被高利贷机构直接拖走抵债。他的经济,瞬间崩盘。

生存危机,从未远离。从踏上那条偷渡之路开始,危险就如影随形。在穿越南美多国的6000多公里路途中,他遭遇过抢劫,直面过毒蛇。抵达目的地后,仅仅三天,他就因非法入境被关进了拘留所。

在那个仅有10平米却挤了20多个人的狭小空间里,语言不通的他成了被排挤和欺凌的对象。一周后,他因为拘留所人满为患被释放,但这并非自由的开始,而是流浪的序幕。

2024年8月,他在加州街头被两名流浪者袭击,脸被划伤,眼部受伤,钱财也被洗劫一空。这个现实,与他口中那个“温情社会”形成了多么讽刺的对比。

️为什么?为什么现实如此残酷,他却要拼命维持一个美丽的谎言?

曾经的王伟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范例。1988年出生于河北邯郸农村的他,凭借个人努力考入城市大学,进入互联网公司,从基层一路爬到项目负责人的位置。他实现了城市中产的生活,有房有车,年收入稳定在20万以上。

在知识分享平台上,他以犀利的言论吸引了数万粉丝,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意见领袖(KOL)。“农村青年逆袭”这个标签,曾是他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正因如此,当这个神话崩塌时,对他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在“短期暴富”观念的吸引下,他无视国家关于虚拟货币的屡次警示,将自己超过100万的全部积蓄投入其中,甚至还通过信用卡和网贷额外借了50万。2026年,市场暴跌,他的一切归零,还背上了超过200万的巨额债务。

面对失败,他选择的不是反思自己的高风险投机决策,而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精神逃逸”——将个人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外部环境的限制。

“赴美”,本质上就是为了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他“归责于外”的逻辑是正确的。因此,他抵达后就必须在网络上不断强化“国外更好”的叙事,即便现实与他的描述南辕北辙。

这完美解释了其言论中的“双重标准”:对国内曾经拥有的一切习以为常,对海外获得的微末善意却要感恩戴德。

结语

王伟恒的悲剧,是个人的非理性选择,也是时代某些迷思的缩影。他最后一条广为人知的动态,停留在2024年9月,内容是:“风很凉,但月亮很亮。”

这或许是他双重人生最精准的写照。他用网络上那轮虚幻的“月亮”,来对抗现实里刺骨的“寒风”。然而,这种精神胜利法终究无法取暖,更无法抵御现实世界里接踵而至的拳头和账单。

盲目地奔向一个虚幻的“彼岸”,最终的结局,可能既无法融入那个想象中的“新世界”,也彻底失去了回归“旧土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