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大厨做辣条,《跳楼机》式神曲,综艺陷入困境

2025-05-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跳楼机》近期风靡综艺舞台,成为各大节目争抢的热门曲目。张靓颖与王以太将这首歌带上热搜,两人以独特的“吵架版”改编演绎,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而在《乘风2025》选歌环节,叶童、彭小苒等艺人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抢歌大战,展现了综艺明星们对这首歌的强烈渴望。

网络神曲与综艺舞台的结合,历来充满挑战。一方面,节目组追逐流量与话题效应,另一方面,观众则对这种“镀金式改编”持冷嘲热讽的态度。当张靓颖高难度演绎《跳楼机》,一些网友甚至调侃这像是“米其林大厨做辣条”。这背后的分歧,反映了两种文化生态的碰撞:短视频平台依赖碎片化和高重复的洗脑元素,而综艺舞台则讲求完整的情感叙事与艺术表达。将这两者强行结合,往往导致了“水土不服”的局面。

那么,网络神曲真的是综艺舞台的“审美禁区”吗?《跳楼机》能否在主流综艺舞台完成“华丽转身”?

张靓颖和王以太在《天赐的声音6》的演绎,将《跳楼机》从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语境中提取出来,通过更具戏剧性的方式让这首歌拥有了完整的音乐叙事。与此同时,叶童与彭小苒等艺人在《乘风2025》节目中为了这首歌的演唱权上演了激烈的“修罗场”。这些争抢背后,展现的是对《跳楼机》这首网络神曲的浓烈兴趣。

当张靓颖谈到为何选择这首歌时,她提到是因为在观看短剧时,被这首歌的前奏深深吸引,意识到它已经成为市场上极具记忆点的热门歌。王以太则补充道,当前这首歌“火爆异常”,两人的创意改编紧扣短视频的流行趋势。张靓颖和王以太的表演充满挑战,尤其是歌曲的高难度演绎让他们付出了不少努力。张靓颖形容这首歌的节奏“紧凑得像赶高铁”,并开玩笑说:“得先干一碗米饭才唱得动”。

尽管艺人们倾注了大量心血,观众的反应却未必如节目组所期待的那样热烈。张靓颖的演绎虽然充满技巧,但也被一些人形容为“把大专歌曲唱成了本科感觉”。一些网友调侃其表演仿佛“五星级大厨做辣条”,意味着高水准的演绎反而让这首简单的网络神曲显得不太协调。

更广泛地来看,网络神曲在综艺舞台的“社死”现象并不少见。比如,赵露思与凤凰传奇合唱《全是爱》,因为组合风格的巨大反差而被调侃为“吉祥三宝”。孙怡、乔欣、张天爱等人合唱的《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更是因戏剧化的舞蹈和歌词引发热议。而金晨、李斯丹妮等姐姐团翻跳《Queencard》,以及娜扎复刻短视频舞蹈的经典动作,都让这些本属于网络亚文化的元素在主流舞台上显得格外突兀。

事实上,网络神曲的本质是依托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传播和“洗脑旋律”而生,而综艺节目却需要完整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性,这两者在逻辑和审美上的差异,往往导致神曲在舞台上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神曲创作强调旋律的简单易记和歌词的直白,而综艺舞台却讲求音乐的层次和情感的递进。

然而,综艺节目对于这些网络神曲的翻唱,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商业化和流量化的逻辑。节目组通过这些热门歌曲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借此提升节目关注度。然而,观众与节目组之间的矛盾也愈发明显——节目组过于依赖流量密码,观众却渴望更多艺术性和深度。

网络神曲是否只能依赖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传播,不能跨越到更大的舞台呢?其实,像李荣浩的《乌梅子酱》便为网络神曲的跨界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这首歌最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直到一些艺人和网友在社交平台的翻唱引发了大量热度,最终这首歌成为了现象级歌曲,进而为李荣浩的演唱会带来了更大的曝光。正是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热度传播,歌曲实现了从小屏幕到大舞台的成功转型。

综艺节目中的神曲改编,若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跳出单纯的“流量游戏”,实现对原作的深度解构与创意改编。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歌曲从短视频平台走向主流舞台,还能提升歌曲的艺术性与文化深度,最终实现流量与艺术的双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