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演员刘信义:当红赴美发展,娶小20岁娇妻,如今成大老板
刘信义的故事,真是充满传奇色彩。26岁那年,他凭一场突如其来的救场表演,登上了舞台,开启了自己不平凡的演艺生涯。不久之后,他凭借精彩表现摘得百花奖,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就在此时,他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辞去演艺工作,飞赴美国追求自己的梦想。直到47岁,他才迎娶了比自己小20岁的体操系美女。从那时起,刘信义的人生就如同一场永不落幕的戏剧,演绎着令人钦佩的坚持和奋斗。
现如今,74岁的他早已告别了舞台,转身投身幕后,过着低调而充实的生活。那么,他的这一切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刘信义的成长经历并不容易。小时候,家境贫困,家里七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父亲是个画家,却因为出身问题失去了工作,母亲在烟厂工作,每天回家总带着一股烟草味,那是支撑整个家庭的味道。尽管生活拮据,但家里却始终不缺艺术的气息——父亲的画挂在墙上,桌上还留着他未完成的草稿。小小年纪的刘信义,常常趴在一旁看着这些作品,尽管那时他并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但那些大海与渔船的画面,成为了他童年最鲜明的记忆。
生活虽然艰苦,但父母却总能让孩子们感到生活充满希望。父亲教他画画,母亲忙碌在烟厂和家务之间,却总不忘为孩子们准备一顿热饭。尽管困难重重,家庭却给了他坚定的力量和韧性。刘信义也曾和父亲一起去看海,听父亲讲述画中的光影,那时,他还只是觉得画画能让生活更有色彩。
然而,时光不曾轻待这个家庭。1969年,初中毕业后,刘信义本以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分担家中的重担,但由于父亲的背景问题,他被拒绝了。看着母亲一天天老去,刘信义心中愈发焦虑,开始接各种零工,不论是脏活累活,他都毫不犹豫地去做。虽然工作辛苦,但他总是默默地把挣来的钱塞给母亲,看到母亲眼中的泪光,他心里更加不忍。
除了做体力劳动,刘信义还尝试了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工作,凭借父亲传授的绘画技巧,他为家乡的歌舞团和话剧团画布景,搭舞台背景。虽然大家都夸他有才华,但因为背景问题,始终没有人敢正式聘用他。他就这样在临时工的岗位上,度过了八年,从17岁直到25岁。
母亲对他的未来感到焦虑,甚至开始计划自己病退,让他在卷烟厂替班。然而,1978年,26岁的刘信义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一次话剧演出中,原定的演员临时无法到场,导演无奈之下,将他推上了舞台。刘信义从未演过戏,但凭着对剧本的熟悉和稳重的气质,他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出色,观众的掌声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舞台的魅力。从那时起,刘信义决定走上演艺之路,报考了艺术剧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从一个外行变成了专业话剧演员,开始在剧团舞台上崭露头角。
1981年,电影《逆光》正在筹拍,导演需要一个能演黄毛这一复杂角色的演员。经过多次试镜,刘信义凭借细腻的演技,顺利拿下了这个角色,他成功塑造了一个既让人憎恨又让人同情的角色,圈内开始注意到这个新面孔。从那时起,刘信义的演艺事业越来越顺利,凭借电影《快乐的单身汉》,他一举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事业迎来了巅峰。
然而,尽管事业顺风顺水,刘信义并没有停下脚步。80年代末,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热潮,他也动心了,决定前往美国继续深造。他想去学习表演,拓宽视野,但单位只批准了他半年假期,这根本不足以完成学业。无奈之下,他毅然辞去了工作,放弃了安稳的演员生涯,带着梦想远赴美国。
在美国的五年里,生活并不容易。语言不通,学费高昂,他一边打工一边上课,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挑战。但他凭借坚韧的毅力,最终学到了国外演员的技巧,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国后,刘信义并没有重返演艺圈,而是选择了转型,开办了一家影视公司。制作了不少影视作品,其中的“水浒系列”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他的转型也得到了圈内的认可。
感情方面,刘信义虽然事业忙碌,但直到47岁时,才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体操系的何颢。尽管两人相差20岁,但他们的默契和彼此的吸引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婚后不久,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小家伙的到来让刘信义彻底变得柔软。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抽时间回家陪伴孩子。
如今,刘信义已经74岁,早已不再演戏,而是专心致力于幕后工作。他监制的几部历史题材短剧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他的公司依然运营着,继续为年轻演员和导演提供平台。而他自己,则开始享受起平静的晚年生活,安享着温馨而充实的家庭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