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开门红》背后,谁的利益受损,令某些人焦虑不安
《人生开门红》上映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颇具趣味的现象:
普通观众则是笑得前仰后合,各大朋友圈纷纷发出“意外好看”的热评,但与此同时,一些社交平台却冒出了不少“专业影评人”和“行业观察家”,开始对电影的不满发出阴阳怪气的挑剔声。
有人严肃地指出这部影片“脱离现实”,有人则不满地说它“丑化行业”,甚至有人直言不讳地称其为“对直播行业的污名化”。这就显得值得深思了——
究竟这部喜剧电影为何会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1. 谁在感到不安?
这部电影最让人瞠目结舌之处,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直播行业的种种内幕。
“家人们”“最后一波福利”“错过再等一年”等套路,经过精心包装的剧本,滤镜下的假面孔,数据造假的盛宴,皆被一一曝光,毫不留情。
于是,靠直播为生的一些大V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抨击,称电影“妖魔化行业”,指责导演对“直播生态”的理解有误,甚至有人公然喊话:“这简直是对创业者的侮辱!”——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影片真的“脱离现实”,他们为何如此不淡定?
真实的情况是:电影中呈现的情节,甚至比现实中的情况还要温和。至少影片中的周大江和小海茉最终能够全身而退,而现实中呢?有多少小主播被MCN机构坑得血本无归?又有多少消费者因假货而损失惨重?又有多少老人被“情感主播”骗走了养老金?这些悲剧,不正是每天都在上演吗?
感到不安的,从来不是普通观众,而是那些依靠信息差、话术和滤镜来谋生的人。
2. 为什么普通观众普遍认为好看?
我的朋友们中,无论是上班族、学生,还是那些平时极少走进电影院的中年人,看完电影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评价:“好笑,且真实。”
为何如此?因为大家早已对直播时代的魔幻现实深感厌倦。
《人生开门红》将这些荒诞直接呈现在屏幕上,自然引发观众的共鸣。它之所以搞笑,是因为现实本身就够离奇;而它之所以真实,则是因为我们每日都在经历这些套路。
而那些批评电影“不真实”的人,或许正是害怕观众真的觉醒——
毕竟,韭菜若是开始独立思考,镰刀又怎能轻易割下?
3. 这部电影惹恼了谁的利益?
在我看来,它真正引发愤怒的,主要是三类人。
可普通观众又如何?用脚投票的结果已经在票房和口碑上得到了验证,一切已是显而易见。
4.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影片?
因为喜剧最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带给人们欢笑,更在于创造反思的空间:
如果这样的电影能让一些人少交一点智商税,能让一些老人免于假药的欺骗,能让一些年轻人不再盲目追逐“网红梦”,那么它的价值便远超一部普通的喜剧。而那些慌忙跳脚的人呢?
他们越是急躁,越能证明这部电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