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我一生非常大遗憾,4个孩子3个残疾,临终才找出是自己造成的

2025-05-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从《芙蓉镇》到《红色娘子军》,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观众,被誉为“中国最接地气的导演”。他不仅是中国电影的标杆人物,更是艺术界的“国家队”,观众亲切地称他为“人民导演”,他就是谢晋。

然而,在银幕背后,谢晋的家庭生活却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苦难。他与妻子徐大雯育有四个孩子,除了大儿子谢衍健康成长,其余三子女均患有智力障碍,且伴有哮喘、癫痫等病症。更让人唏嘘的是,直到晚年,谢晋才意识到,这一切或许与他几十年来的“恶习”有关。

那么,谢晋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他的家庭要为此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1923年,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在香港做会计,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父母希望他能按照传统的路径读书求仕,成家立业。但谢晋从小展现出不同的兴趣,少年时期,他在上海接触到西方电影,深深地被好莱坞影片吸引。与父母期望背道而驰,谢晋坚定走上了艺术的道路,最终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曹禺、焦菊隐等大师,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抗战期间,谢晋跟随剧团辗转重庆,在青年剧社从底层干起,做跑龙套、搬道具等杂务。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回头。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大同电影公司担任副导演,并在华北革命大学学习政治理论,随后进入长江、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走上了导演之路。

1953年,谢晋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进入创作的黄金期。他的代表作《女篮五号》成为中国首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并获国际大奖。《红色娘子军》更是让他荣获百花奖最佳影片和导演奖,成为红色经典之一。80年代,他的创作迎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作品《天云山传奇》获金鸡奖,《高山下的花环》深刻揭示了军队问题,《芙蓉镇》大胆触及“文革”伤痛,获得国际认可。

谢晋的电影擅长将大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结合,他注重现实题材,强调艺术的社会责任,这种风格被称为“谢晋模式”,深刻影响了一代中国导演。更为显赫的是,他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成为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导演。

尽管事业如日中天,谢晋的家庭却并不幸福。他和妻子徐大雯育有四个孩子,然而,除了长子谢衍健康成长,其他三个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大女儿谢庆庆智力发育迟缓,二儿子谢建庆不仅智力低下,还患有严重哮喘,最小的儿子谢佳庆更是患有癫痫和严重智障,几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这样的家庭困境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常见。谢晋和妻子一方面要忍受外界的指指点点,另一方面还要照顾三个特殊的孩子。拍摄期间,妻子一人承担了大部分照料责任,而谢晋则背负着沉重的父亲负担。

外界纷纷议论孩子们的病因,许多人将焦点指向了谢晋的生活习惯——他酷爱喝酒。作为导演,谢晋常常在拍片现场带着酒壶,白酒几乎是他的日常必需品。据说他在电视节目中能一口气喝下一整瓶白酒,酒量惊人。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酗酒可能会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进而增加后代出现先天性智力障碍的风险。尽管医学上无法确定谢晋子女的具体病因,但他在晚年开始怀疑,这一切或许与自己过去的生活习惯有关。他曾自嘲说:“他们是讨债鬼,我前世欠的,今生还债。”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位父亲深深的悔恨与痛苦。

2008年8月,谢晋的大儿子谢衍因肺癌去世,年仅59岁。谢衍是家中唯一健康的孩子,也是谢晋最依赖的“家中支柱”。临终前,谢衍将75%的财产留给了患病的三弟谢佳庆,25%留给了父母,这一决定让谢晋十分感动。然而,谢衍的骤然离世,对谢晋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两个月后,谢晋在参加母校百年校庆时,于酒店猝然离世,享年84岁。虽然死因未曾公布,但外界普遍猜测,长年酗酒和巨大的悲痛是导致他去世的原因。谢晋去世后,电影圈为他送别,葬礼现场泪水交织。他是中国电影的奠基者之一,是几代观众心中的记忆。

谢晋的一生,不仅是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人生苦痛的写照。尽管他在银幕上塑造了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变迁,但作为父亲和丈夫,他同样经历了无尽的痛苦。他未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却拼尽全力在失衡中挣扎、修补,直到生命的尽头。谢晋的故事也提醒着人们:成功无法遮掩生活中的失误,个人选择的后果可能深远,而伟大的艺术家同样要承担作为普通人所需承受的代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