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苑新花赵静与赵娜,缘何人生与艺术轨迹不同方向(连载之二)
1980年,对于赵静和赵娜来说,绝对是艺术道路上收获颇丰的一年,两位年轻演员齐心协力,迎接了属于她们的光辉时刻。
赵静拍完《新风歌》后,上海电影厂希望将她留在公司,但当时她尚未下定决心投身电影事业,且觉得上海话难懂,距离家乡也太远。1978年,她在峨影拍摄了《冰山雪莲》,珠影也向她发出邀请拍摄《凌云志》,两家厂争相邀她加盟。为了让赵静加入,铁牛,上海电影剧团的团长,还特地到河南去做她的工作。最终,1980年,赵静正式调入上影厂。尽管上影厂早已有张瑜、吴海燕等当红花旦,她依然是重点培养对象。刚进剧团,她便接连参演了多部影片,且大多数都是女主角或重要角色,可谓是待遇非凡。
与此同时,赵娜的演艺生涯也没有停滞不前。虽然因为天气原因电影《水调歌头》无法如期拍摄,剧组只能暂时回到长影休整,但赵娜并未闲着。她每天都捧着世界名著阅读,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直到有一天,王家乙导演告诉她,林农导演正在拍摄红军长征题材的电影《大渡河》,他已向林导推荐了她。没多久,她便加入了剧组,前往四川泸定桥拍摄外景。她在片中饰演宣传委员沈小莹,一位热情开朗的红军战士,片中她唱歌、说快板,还做群众工作。初登银幕的她,表演极具感染力,尤其是她为掩护老船工牺牲的那一幕,深深打动了观众。这部电影于1979年开拍,经过漫长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终于在1980年上映,赵娜的角色沈小莹也因此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海之恋》让赵静真正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她饰演的海洋科学仪器厂工人立秋,虽然话不多,但内心坚韧无比,她的美丽与善良,以及隐忍的性格,深深打动了观众。在体育题材电影《飞吧,足球》中,她饰演木偶演员罗芳,是运动员刘刚的女友。而在《巴山夜雨》中,她则化身为诗人秋石的妻子柳姑,展现了她优美的古典舞姿。她在《车水马龙》中则一改往日文静形象,饰演了自行车运动员出身的女干部艾京华。这些角色的塑造让她在银幕上频频亮相,逐渐成为上影厂的新当家花旦。
赵娜的好运不断,在拍完《大渡河》后,她便被北影选中,参演了反映贺龙元帅在文革期间遭受不公待遇的影片《元帅之死》,并在其中饰演重要角色军队医护人员吴桐花。这部电影充满了哭戏,对于赵娜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她得到了李仁堂、张平等老演员的无私帮助和指导,逐渐磨练了自己的表演技巧。拍完该片后,赵娜的照片开始频繁出现在全国影刊的封面和挂历上。当时,日本影星栗原小卷主演的电影《生死恋》正在热映,由于赵娜与栗原小卷相似,影迷们也称她为“中国的栗原小卷”。
1981年,中国最大的电影期刊《大众电影》推出了新栏目《银苑新花》,专门介绍影坛崭露头角的新人。在该栏目的第一期中,赵静被介绍,而第二期也有赵娜的身影。能够出现在这一栏目中,标志着她们已经是备受关注的新星,时代为她们创造了机遇。赵静与赵娜,这对赵姓年轻人,正一路驰骋在银幕之上,观众期待她们塑造更多成功的艺术形象,而她们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不辜负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