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玛丽苏?观众真正想看的大女主剧是这样的!
近年来,“大女主”成了影视圈最炙手可热的标签之一。随着女性观众市场话语权的提升,这个题材俨然成了流量和营销的标配。去年的收视榜单《与凤行》、《墨雨云间》、《玫瑰的故事》等剧稳居前五,无一例外都贴着“大女主”的标签。从《甄嬛传》、《美人心计》、《陆贞传奇》到《延禧攻略》、《楚乔传》,这类剧集早已从稀缺品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快消品。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所谓的“大女主”剧,真的塑造出了观众心目中的大女主吗?
国产&34大女主剧&34的制作水准,离观众期待的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打着&34大女主&34旗号的剧集,塑造的女性角色看似独立强大,骨子里却还是玛丽苏的底子。女主们个个像是天选之女,不是被各路贵人保驾护航,就是被命运格外眷顾,好像不靠这些外力加持,就撑不起&34大女主&34的名头。
在我看来,所谓大女主不过是每个不甘被定义的女性,在荧幕上活出了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说到真正的大女主形象,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里的九姑娘。这个角色简直是为&34大女主&34三个字量身定做的——她不仅胸怀理想、智勇双全,更是在一次次危机中展现出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她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硬是把刘醒这个普通警察&34调教&34成了自己的忠实追随者,让他从一个市井小警察蜕变成胸怀家国大义的&34醒哥&34。
九姑娘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她从来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落难公主,而是靠着自己的信念和能力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即便前路艰难,她也从未轻言放弃。当然,作为主角难免会有些光环加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成为一个立得住、有血有肉的大女主形象。
真正的大女主,就该活得像司藤那样——骨子里透着自信,眼神里写着清醒。她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站在那里就是自己的女王。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怎么去争取,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照样能踩着高跟鞋优雅地杀出一条血路。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温柔是非常有力量的”
《穆桂英挂帅》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过,苗圃演绎的穆桂英我觉得撑得起大女主这三个字。她的聪慧机敏、行事作风,处处透着率真本色。
开篇比武招亲时对杨宗保一见倾心,她毫不扭捏,大大方方地展开追求。那些与杨宗保斗智斗勇的桥段,处处彰显着她热烈张扬的个性。即便嫁入天波府,她也从未失去自我,在森严的礼教束缚中依然保持真我。
而且剧中人物的成长都水到渠成:穆桂英刚入军营时不是天生的将才,是靠真才实学赢得将士们的敬重。最终挂起穆字帅旗时,那份威望来得实实在在。整部剧没有刻意拔高女性,而是用最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相处之道。
2012年播出的神话剧《妈祖》开创了&34神女爱世人&34题材的先河,至今仍是大女主剧的典范之作。这部剧将高高在上的神灵&34平民化&34,塑造了一个从渔家女成长为海上守护神的妈祖形象。观众看到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为百姓疾苦揪心的林默娘。剧中细腻展现了她在儿女私情与济世救民之间的艰难抉择,在家长里短与家国大义之间的智慧取舍,让&34由人成神&34的蜕变过程格外真实动人。这种既有神性光辉又具人性温度的角色塑造,才是大女主剧该有的格局。
说到大女主剧,《知否》绝对值得拥有姓名。这部剧就是盛明兰的成长史,每个人物的出现都在推动着她蜕变。明兰这个角色没有开挂——她聪明却不万能,坚强也会脆弱,活脱脱就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看着她从谨小慎微的庶女,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侯府主母。看完之后,谁不想活成明兰这样:既能打理家业独当一面,又能保持内心的清醒洒脱?不是让观众仰望一个完美人设,而是给我们力量活出自己的人生。
《孝庄秘史》堪称大女主剧的典范之作,它完整呈现了孝庄太后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为皇太极的贤内助,她不仅是后宫之主,更是丈夫统一大业的重要智囊。作为母亲,顺治帝年幼登基时,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江山社稷,在虎狼环伺的朝堂上为儿子撑起一片天。作为祖母,她悉心教导,培养出千古一帝,康熙大帝。
在我看来,&34大女主&34从来就不该被定义为某种固定的剧作类型,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内核——展现女性如何突破桎梏、实现自我成长的叙事方式。真正优秀的女性题材作品,关键在于能否塑造出真实立体的女性形象:细腻刻画她们的情感世界,真实呈现她们的生存困境,而不必刻意制造性别对立,也不必违背常理地给予特殊优待。
她能够主动选择人生方向,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和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观众能在她身上看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炽热的欲望还是远大的抱负,都能化成迎难而上的勇气,在逆境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