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超越班3:看了吴镇宇点评王浩信,就知道为啥视帝还参加节目

2025-05-1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自从传出王浩信将参加《无限超越班3》之后,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手握两座TVB视帝奖杯,完全有资格坐在导师席位,怎么反而以学员身份来“回炉再造”呢?

看完了六期节目,听了吴镇宇、郝蕾和尔冬升对王浩信的点评后,我终于明白了他参加这个节目的真正目的。

最初的几期中,王浩信因为奶奶的突然去世,临时请假赶回香港,错过了《青蛇》剧组的面试。休整了一天后回到节目现场,尽管没能试戏,但郝蕾和尔冬升对他充满信心,提前为他留了法海的角色。

一开始,王浩信和动作指导练习法海的手势,郝蕾看了后,总觉得手势有些不够完美,缺少点什么。于是她告诉王浩信,当年赵文卓饰演法海时,自己特意研究了很多佛像,创作了法术手势。王浩信一听,立马明白了郝蕾想要他做出原创性表现。没过几秒,他就对原有的手势进行了修改,郝蕾看到后兴奋地大加赞赏:“好看,真的好看!”

接着,郝蕾注意到王浩信似乎还抓不住法海角色的精髓,于是立即和他沟通。王浩信听后,明白了郝蕾的意图,马上对台词和动作做出了调整。郝蕾忍不住在尔冬升面前再次表扬王浩信:“我特别喜欢他的状态,简直就是职业演员!”

在她看来,真正的职业演员并不是完全依赖剧本演绎,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创造,王浩信做到了这一点。

再看《边水往事》剧组选人时,吴镇宇要求大家自创勃磨语。王浩信的小考中,他创作的勃磨语完全符合吴镇宇的要求,语气带有东南亚风味,且加入了符合剧本的肢体动作。就连一向严格的吴镇宇也忍不住对他创作的表现表示称赞。

经过六期节目的观察后,我终于看懂了王浩信这次看似“降维”的选择,其实他有明确的目的。这背后,藏着香港演员北上发展的艰难现状。

作为香港影视圈的顶级演员,王浩信无可争议。两度荣膺视帝,他主演的《踩过界》和《EU超时任务》都赢得了不小的收视和口碑,迅速从“TVB一线小生”跻身顶级明星行列。然而,这份光环在内地市场似乎“失效”,数据显示,除去港剧迷外,普通内地观众对王浩信的认知度不到20%。

相比之下,像佘诗曼、林峯这些早期北上发展的TVB艺人,在内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高得多。近年来港剧逐渐没落,内地资本更青睐那些自带流量的“话题型”演员,而王浩信的作品如《黄雀》虽然口碑不错,却因宣发不足、戏份不多,未能在内地打开市场。

《无限超越班3》成了他打破困局的跳板。这档节目看似以“演技竞技”为卖点,实则暗藏流量与资源的深层交易。去年参加的演员累计签约了80余份合约,部分人更是斩获了五六个片约。

对王浩信而言,节目中的镜头数量并非核心目标,“刷脸”和“标签重塑”才是关键。节目组为他精心设计的“视帝变形记”剧本,通过身份反差制造话题,成功让他登上热搜。正如网友调侃的:“骂声总比被遗忘强”,争议本身就成了娱乐圈的硬通货。

王浩信的选择,正反映了TVB甚至整个香港影视行业的集体焦虑。随着港剧黄金时代的结束,市场萎缩、制作预算减少,许多演员不得不转行。即便是像王浩信这样的顶级艺人,也面临着“过了罗湖,没人认得出”的窘境。

去年,高海宁通过节目获得了不少关注。今年轮到王浩信出战,虽出乎意料,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尽管内地市场巨大,但却存在隐形的壁垒:香港演员的“快餐演技”和内地“沉浸式表演”的差异,往往让香港演员在国产剧中显得格格不入。

王浩信携带着奖杯参赛,实际上是在向内地资本递交“投名状”和“定心丸”。他的演技毋庸置疑,但相比其他历届视帝,他的作品类型相对单一,市场认可度也较低。

目前,除了王浩信外,曾两度荣膺最佳男主角的TVB演员有六位,他们都是能够驾驭多种剧集类型的实力派。比如罗嘉良、古天乐、郭晋安、郑嘉颖、陈豪、黎耀祥等人,他们的角色类型跨度巨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王浩信,则大部分时间在现代剧中演出,鲜少尝试古装剧,且只有一部清装搞笑剧《状王之王》——这部剧口碑不佳。

这次参加《无限超越班》,王浩信显然是想通过综艺节目,向观众展示他不仅能演港剧,还能驾驭古装剧、悬疑剧等多种剧集类型。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能够适应内娱的表演体系和市场规则。

奖杯的光环终有褪色的一天,但角色的灵魂却永远不会撒谎。对于观众来说,这场“视帝变形记”或许是一次猎奇的狂欢;但对于王浩信来说,这却是一场豪赌。他赌的是用短期的争议换取长期的生存空间,赌的是在娱乐圈的高速变化中,能够守住演员的本真。

正如黄子华所说的那句:“揾食啫,犯法呀”,在娱乐圈生存与尊严的平衡,始终是最艰难的即兴表演。

你觉得王浩信的“破圈”之路能否成功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