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音综鏖战升级:《歌手2025》定档5.16,《亚洲新声》跨国开唱
随着五一档期结束,国内综艺市场迎来新一轮内容迭代……
湖南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相继亮出王牌,音乐竞技、代际情感、戏曲文化等多赛道节目同台竞技。
本文基于官方披露信息,梳理二季度重点综艺布局趋势与创新逻辑。
️1、《歌手2025》(湖南卫视/芒果TV 5月16日起每周五19:45)
作为国内最长寿音乐竞技IP,第八季在舞美设计上实现颠覆性突破。
总导演透露,本季主视觉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团队操刀,采用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将金色粒子流与几何光柱动态融合,单帧画面渲染耗时达72小时。
阵容配置延续“三代同台”策略:
- ️华语中坚层:据知情人士透露,拟邀名单包含白举纲、陈楚生等殿堂级歌手
- ️国际唱将:正在接洽《荷兰好声音》冠军Maan de Steenwinkel
- ️新生力量:通过《声生不息·家年华》选拔的00后创作歌手梁凡确认加盟
节目赛制新增“无国界突围赛”,选手需在48小时内完成跨语种歌曲改编,这种设定直指音乐综艺的核心痛点——如何突破文化折扣,实现真正的“无界共鸣”。
️2、《亚洲新声》(爱奇艺 暂定6月上线)
以“寻找亚洲声音公约数”为命题,爱奇艺投入2.3亿制作费的跨国音综,呈现出迥异于传统棚拍的野心!
- ️移动式舞台:上海白玉兰广场、冲绳首里城遗址、下龙湾海上舞台等场景构成文化地标矩阵
- ️多维度评审:除Jessie J、张信哲等明星导师,引入NHK声乐指导松本孝弘、越南传统乐器演奏家阮氏梅等专业评审
- ️技术赋能:运用杜比全景声技术进行现场录制,成为首档支持裸耳3D音效的流媒体综艺
该节目对参赛者的考验不仅在于唱功,更需展现文化转译能力,如马来西亚选手需将闽南语童谣《天黑黑》改编成雷鬼版本,这种创作逻辑暗合RCEP框架下的文化交流趋势。
情感观察类节目的价值升维️1、《是女儿是妈妈2》(湖南卫视/芒果TV 5月11日起每周日22:00)
在代际情感节目同质化严重的当下,第二季通过三重创新破局:
- ️样本多样性:选取70后(黄圣依母亲邓传理)、90后(程潇)、00后(陈梦)三代母女组合
- ️场景实验性:设置“角色互换48小时”“家族秘密拍卖会”等强冲突环节
- ️学术介入:邀请复旦大学家庭社会学教授沈奕斐建立观察坐标系
先导片中,奥运冠军陈梦与母亲逄敏的相处模式引发热议,逄敏保留着女儿12岁至今的所有训练计划表,这种“数字化母爱”折射出竞技体育家庭的情感特质。
节目组透露,本季将首度公开冠军家庭的挫折教育档案。
️1、《越动青春》(东方卫视 5月4日起每周日12:45)
面对戏曲观众老龄化困境(越剧观众平均年龄58.6岁),SMG打出三张创新牌:
- ️偶像化培养:选手涵盖SNH48前成员徐子轩、抖音戏曲网红@越韵小生
- ️现代化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加入电子乐元素,《五女拜寿》尝试环境戏剧形式
- ️技术破壁:运用XR技术复原1930年代上海大世界舞台
总导演接受采访时强调:“️不是让年轻人爱上老越剧,而是创造属于Z世代的越剧语言。”
这种思路在首期节目得到验证——选手将《红楼梦·读西厢》改编成国风说唱,B站切片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1、《演员请就位3》(腾讯视频 5月3日复播)
在影视寒冬背景下,第三季着重构建演技培养的标准化体系:
- ️考核维度:新增“工业化适配度”指标,考察演员走位精度、台词效率等
- ️导师结构:伊莎贝尔·于佩尔的加入,引入欧洲演员训练方法
- ️技术赋能:与中科院合作开发“微表情捕捉系统”,量化表演层次
值得关注的是95后演员的突围表现:许佳琪在《卧虎藏龙》片段中,玉娇龙竹林打斗戏份全程无威亚替身;
马启越挑战《活着》福贵角色,用28种方言诠释不同人生阶段,这些案例印证着节目slogan——“演技是演员的硬通货”。
从二季度综艺布局可洞察三大走向:
1. ️技术重塑体验:杜比全景声、XR等硬科技成为头部综艺标配
2. ️文化价值显性化:越剧、家庭档案等传统文化要素被赋予当代阐释
3. ️用户分层运营:12:45午间档(《越动青春》)、19:45黄金档(《歌手》)等差异化排播策略
据数据预测,2025年音乐综艺市场规模将达67亿,其中跨国制作占比提升至18%。
当《亚洲新声》的巡演舞台照亮下龙湾时,中国综艺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内容竞争。
这场视听盛宴的背后,既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更是产业工业化水平的试金石。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