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成名后,赴国外留学做佣人,白人问:为何不给中国人打工
20世纪80年代,张瑜凭借电影《庐山恋》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影星。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张瑜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国内的一切,远赴美国深造,并成为一名白人家庭的女佣。面对一位白人女主人的疑问,为什么不为中国人工作,张瑜给出了怎样的回应?背后又有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1985年,张瑜收到了来自美国亲朋的信件,邀请她赴美深造,并在信中了解到美国电影行业的现状,与国内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张瑜的内心为之一动。出生于50年代的上海,她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家庭条件优越,张瑜从小便享有良好的教育,拥有游泳、舞蹈和声乐等各项才艺。她的艺术天赋十分出众,外貌也相当出众,是人群中一眼便能被注意到的存在。
张瑜进入电影行业,纯粹是一次偶然。那时,她仍在上学,听说上海电影厂要拍一部教育影片,朋友的热情邀请让她陪同报了名。没想到,导演一眼看中她,虽然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却成了她正式踏入影坛的起点。接着,她接连出演了几部电影,积累了丰富的演技经验。1979年,张瑜的演艺生涯迎来了重大转折——电影《庐山恋》的拍摄。张瑜清秀的容颜和灵动的眼神,让导演一眼看中,确定她为女主角,并赋予了她重要的戏份。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风气逐渐解放,《庐山恋》作为一部爱情题材的电影,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张瑜饰演的周筠活泼开朗、真诚大方,令人对爱情产生了深深的向往。电影在全国掀起了观影热潮,票房大卖,张瑜的各种服饰造型也成为了潮流风向标。作为中国爱情电影的开山之作,《庐山恋》大胆呈现了亲吻等新颖的元素,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电影的火爆,张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并赢得了百花奖和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事业如日中天,张瑜的海报遍布大街小巷,电影邀约不断。
在事业的巅峰期,张瑜还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张建亚。两人经过朋友介绍互生好感,并于1984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在短短一年后,张瑜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她选择去美国深造。收到亲朋的邀请信后,张瑜的内心虽然有些纠结,但对电影行业的热爱和提升自我技术的愿望最终占据了上风。尽管舍不得丈夫和事业,她依然毅然踏上了远赴美国的旅程。
在美国,张瑜面临着语言障碍。她的英语并不流利,且记性不佳,词汇也难以掌握。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张瑜只能一点一点地死记硬背,终于在国外环境的帮助下,能够进行基本的英语交流。然而,学业压力和生活开支的双重困扰让张瑜不得不为生计发愁。物价高昂,学费不菲,张瑜带过去的资金很快耗尽。为了维持生活,她不得不找工作,但作为中国人,她面临着巨大的歧视。即便她曾是中国影后,但在这里,她的身份并不为人所知。
最终,张瑜来到了一户白人家庭,成为了一名女佣。她每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工作极为辛苦,但这是她唯一能够维持生计的方式。有一次,白人女主人不解地问张瑜,为什么不为中国人工作。面对这个问题,张瑜有些犹豫。毕竟,在国内她是一位明星,来到美国却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佣,这种落差让她难以面对。如果为中国人工作,她害怕自己会遭遇更多的尴尬。而在白人家庭工作,既能避免尴尬,又能锻炼她的英语水平,于是她选择了这个解释。
经过艰苦的努力,张瑜最终进入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专攻电影电视制作专业。然而,由于长时间的聚少离多,张瑜与丈夫在1991年选择了离婚。回国后,张瑜参与了一些电影的拍摄,但由于国内影坛更新换代较快,她并未能再次掀起波澜。后来,张瑜亲自制作了《太阳火》和《鲁迅》两部电影,并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如今,已经年逾七十的张瑜早已淡出电影圈,至今未婚无子,选择过着低调的生活。她的经历依然令人动容,留给世人的,不仅是银幕上的风采,更是她坚持追求艺术梦想、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