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的舞台:演员群像下的热爱、坚持与破局
“我拍戏十五六年了,网上很多人说我不好笑,江郎才尽。”“我是一个不知名的演员,接触演戏也有几年,勉强演了一些角色,在亲戚眼里还挺光鲜,但谁都不知道我拍过的戏,它没有人看。”在《演员请就位3》的舞台上,40余位演员们讲述了他们的过往。借由他们之口,国内影视工业中追梦者的迷茫和摸索逐渐清晰。
近日,由腾讯视频出品的角色竞演类真人秀《演员请就位3》再次回到观众的讨论中。一直以来,《演员请就位》系列综艺的宗旨是给演员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表演类综艺节目,最核心的、最基础的目的,就是让演员被看到。事实上,的确有很多演员通过参加表演类综艺节目“被看见”,而影视工业生态也因此收获了大量优质的演员。
这种“双向奔赴”优势同样延续到了第三季节目。《演员请就位3》将不同年龄、职业阶段的演员汇聚一堂,让他们在导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找准演员职业赛道,迎来实力的蜕变。这些优质的“腰部演员”可能会以节目为跳板,被市场和观众熟知。而节目也正在“没有小角色,只有真演员”的行业价值观下扶持新生力量,繁荣着影视行业的未来。
群像缩影
“腰部演员”的“突围战”
站在《演员请就位3》舞台上的演员们各有各的迷茫。陈腾跃在自我介绍时坦言,希望自己能被看到。陈腾跃的“出圈”源于他自己制作的剧《全资进组》。但是对陈腾跃来说,制作《全资进组》是他作为演员的“自救”。
陈腾跃在舞台上说自己入行6年,实际的戏龄却只有1年,“其余5年都是一个没有戏可拍的状态。”陈腾跃从大学开始就四处打工,做过自己的品牌,也曾成为第一批淘宝主播,但最终,还是将所有的积蓄投入影视剧的制作拍摄中。他曾说:“我想要做演员,赚钱是我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是我的梦想。”
追梦是贯穿前三期节目的关键词,也是影视行业不同类型“腰部演员”的现状。
入行9年的卜冠今是大部分“腰部演员”的缩影。她们想要饰演困境中的边缘人物,却不得不听从公司的安排,接有“市场热度”的剧;她们内心不希望被裹挟,行为上又不敢“离经叛道”。作为其中的一员,今年30岁的卜冠今对职业感到迷茫,决定重新出发,为自己的演员初心放手一搏。
廖慧佳代表了群演群体。她们会为某一个角色或故事所吸引,走进横店成为众多群演的一员,也会因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坚信角色的内核可以给很多人带来精神力量。廖慧佳选择站在舞台上,直面来自导师的指导,并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天有底气说出自己的演员身份。
白凯南则是喜剧演员转型的典型。他们在喜剧领域可能拥有过较高的起点,在多年的演绎中形成了习惯性的表演模式,也引来了“江郎才尽”的评价。白凯南来到节目舞台,希望可以找回作为演员的底气。
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演员在各自的领域中或沉淀演技,或寻找机遇,或寻求突破。在这些个体破局的背后,折射的是影视行业的现实。
“通过自身努力走到观众面前的演员需要一个可以更多公平曝光的窗口,让观众和市场看到自己作为演员的能力。这就需要平台和节目发挥‘放大器’和‘过滤器’的双重价值,让‘腰部演员’可以凭借实力入席。”业内人士认为,“当灯光一次次为‘腰部演员’亮起,当掌声不再只属于‘头部’时,表演类综艺或许可以书写一个更加新颖的剧本,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天生的主角,只有不肯退场的追光者。”
严师高徒
专业素养下的演技淬炼
表演类综艺的初衷是希望请真正有演技、对表演有敬畏心的演员站到舞台中央,这时,把关演员门槛就成为一档表演类综艺收获认同的关键。
在业内和观众看来,演员的门槛就是专业素养。“任何艺术形式的价值,终究要归结于对专业的敬重与坚持。在追求快节奏和即时爆红的当下,合理的职业成长和坚实的专业基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演员请就位3》的专业悉数体现在了导师的指导和亲身示范中。今年《演员请就位3》邀请到包括陈凯歌、章子怡、惠英红、吴镇宇、王志飞、王丽云在内的导演、表演领域专业人士作为导师,还邀请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担任“国际导师”,从多重维度对演员进行分析、指导。
在节目中,陈凯歌一针见血地指出演员在表演节奏上的漏洞,分析演员对于角色理解上的偏差,用京剧专业概念“默戏”,将演员的功底、能力提炼融合,帮助演员找到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张力;惠英红在帮助张亮演绎角色的“多种死法”环节,凭借老辣、阴狠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细腻的演技让在场演员惊呼;章子怡和吴镇宇重新演绎学员的考题,通过表情和动作的细节让原本学员演绎的悬浮剧情更加真实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导师的专业背后是节目和平台对于影视行业的责任感,也是观众和市场对于表演类综艺和影视内容“本该如此”的朴实期待。
“对专业能力短板的包容和滤镜正在影响影视工业的前行道路。而当导师们坚持用标准和细节苛求演员时,经得起专业主义淬炼的演员才能成为‘硬通货’,表演类综艺才能给影视工业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破题路径
给影视行业一个“支点”
《演员请就位3》让观众和市场看到了“腰部演员”的迷茫和努力,同样也让行业看到了影视工业生态中隐藏的风险。《演员请就位》系列综艺播出至今,在阵容和赛制上或有不同,但是核心价值却是一以贯之——将影视行业的众生相剖白出来的表演类综艺,应该给影视工业带来什么?
第三季节目摸索出的答案是带来双重价值,既给优质演员提供曝光平台,也给他们提供成长空间。
一方面,《演员请就位3》还原了行业选角、定妆试戏、争取角色、跑组排练、片场拍摄等一系列真实过程,为目前的“腰部演员”提供试练和演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演员请就位3》增加了“赛道匹配”机制,引导演员进行类型化探索。或许在一些观众看来,赛道匹配更像是为演员贴上角色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演员的成长。然而,在资源分配不够均衡的市场中,《演员请就位3》可以帮助演员结合自身的优势,深度匹配更多市场机会,让新人演员调整自身定位与预期,在批评声中重新面对自己。
当然,在业内看来,表演类综艺带来的更大价值在于通过平台影响力完成影视人才储备。这是节目和平台的能力优势,同时也是应当承担的责任。
《演员请就位3》节目向影视行业推荐优秀演员未尝不是夯实新文艺群体人才基础的一种尝试。“更多优质的新生力量得以进入影视行业,既可以激活行业的创造力,也可以间接推动育人机制和选拔标准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当‘腰部力量’得以夯实,行业才能减少对‘头部力量’的依赖,推动影视工业生态实现良性循环。”业内人士表示。文/李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