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退网是耍企业家脾气还是合理维权?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退网风波让舆论场分裂成两个阵营。
原因是网红 “柴怼怼” 质疑,胖东来超市销售的和田玉产品价格虚高,赚取暴利,把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卖出几千元上万元的高价。
于东来对此感到非常委屈和愤怒。他认为,柴怼怼的言论属于恶意造谣抹黑,然而投诉到平台之后却没有得到让他满意的处理。
于是,于东来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发布了“最后通牒”,称“如果这样污蔑伤害胖东来的人得不到惩处,我将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这家企业。”随后,于东来将自己的抖音账号设为私密状态,闭关了。
️于东来的这份“最后通牒”措辞过于激烈,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吓坏了众多网友。
舆论场开始撕裂,有人称,于东来退网是在耍企业家脾气;也有人认为,其是合理维权。网红 “柴怼怼” 这种向企业家泼脏水的行为是博流量,抹黑企业家,必须让其付出代价。
回归事实层面,网红 “柴怼怼” 质疑的是关于成本与利润的问题,属于对企业经营层面的质疑,其实是很容易证实与证伪的。和田玉这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相对透明,只要将数据如实公布,行业和公众自会辨析。但是很让人费解的是,于东来选择了诉诸平台和政府监管方,进行关联道德绑架。
️商业公司遇到质疑是很常见的现象,发布公告或者媒体沟通会都是商业公司的常规操作。选择把企业遭遇的质疑公共化操作,会有“双刃剑”的效果。
考虑到胖带来作为网红企业背后的形象符号,首先容易激发粉丝及用户的愤怒之情,甚至爱国情怀,于东来于此“挟大众以令舆论”,会带来更大的流量和商业转化。
另一方面,明明可以用事实和数据证明的商业行为,偏偏操作舆论和民意,会加剧大众对胖东来商业文化和规则的信任危机。一直以来,关于胖东来“大家长制”,“非现代化管理”的质疑之声挥之不去。经此一事,会加固大众的质疑和联想。
商业公司创始人的公开喊话并不少见。
此前联想和农夫山泉都曾遇到舆论危机,因为两者遭遇的都是非业务层面,是和产品无关的内容,面对这样的指责和质疑,企业很难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解决,这时候诉诸公众和舆论场,喊话要求平台和政府介入,相对合理和有效。
但于东来借鉴了以上操作,带来大众舆论的撕扯和沸腾。
作为网红企业胖东来的掌舵者,于东来是善于运用舆论和媒体的高手,在企业的声誉管理上则显得“用力过猛”。️胖东来长期沿用“良心企业”、“爱国情怀”的品牌沟通策略,切中部分有民族情节的用户心理,但对于一家现代商业公司而言,煽动民意和民粹主义的传播之道却并不可取。
一家现代的商业公司,应该遵循基础的商业文化和管理规则,动辄“一哭二闹式撒娇” 不是现代商业的路径。商业公司可以运营粉丝经济,但不是绑架粉丝,利用粉丝的民族情怀,而是尊重粉丝的理性和价值取向。
让商业归商业,市场归市场,别动辄举起舆论大旗。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我们,请将我们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
️巴菲特宣布退休:价值投资永不谢幕
️“识时务者”朱啸虎
️董明珠要管住嘴
️刘强东的“兄弟”商业成功学
️被称为创投界“东方明珠” 上海交大129岁了
️清北人撑起大半个创投圈:距离硅谷还有多远?
️马斯克跌落神坛:人类失去了“钢铁侠”
️段永平: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东方门徒
️马云来了 “国之重器”也来了 国运也来了
️创投新牌局 还要坚持长期主义吗?
️巨头们都在假装创新?
️导演饺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创投人的2024:呆在牌桌等风来
️DeepSeek爆火:本土创新者的突围之战
️Tiktok关闭危机:虚惊一场
️小红书“反向出海”
️朱啸虎:我为何不看母婴赛道?
️并购退出潮来了?别想太美了
️变味的“戈赛”:一场浩大的名利场竞技
️蔡崇信瞄上葡萄酒投资
️创业者的窘境
️投资行业需要的不是信号灯
️“沈南鹏不如参哥”?
️危险的“独角兽”:孙正义被骗10个亿
️首富变迁里的经济风向学
️创二代们涌入VC圈
️转型转场转向:投资人寒冬求生记
️投资人也有职业羞耻了?
️情怀商人俞敏洪失策了
️不是所有企业家都需要做网红
️滴灌通的“寒冬”时刻
️“滴灌通”成了朱啸虎们的心头好
️王石的流量新商业
️创投圈陷入流量焦虑
️流量教主周鸿祎从不输
️“我的投资人开小店了”
️当投资人搞起自媒体
️“双十一”的寒冬:“降香”治标不治本
️消失中的股权投资:“风投”已死 vc缺钙
️这个时代,我们还要创业吗?
️新出海时代:谁在海外成功掘金?
️创投人的牌桌:从德州到掼蛋
️愤怒的董秘 代言不了周鸿祎的爱情
️包凡失联:“并购之王”消失在江湖
️ChatGPT爆火背后:危机还是转机?
️东南亚终于“退烧了”
️人民不再需要“双十一”
️创投圈“卷”在新加坡
️经济一卷 姑娘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