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被拘,妻侄辞职,女儿被边缘化,刘长乐家族彻底退出凤凰卫视

2025-05-1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如果你曾在电视上看过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或者凌晨听过吴小莉的采访,或许你并不在意那个“老板是谁”。但今天再回头看,那个“自由但不越界”的话语体系,其实是一个人亲手搭建的——刘长乐。

1996年,刘长乐创办了凤凰卫视。27年后,他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也退出了这艘老船。

女婿贺鑫出事了,女儿刘点点逐渐被边缘化,妻侄刘爽辞职。这三件事像连锁反应一样,彻底把这个在华语传媒圈混迹数十年的家族扫出了局。

有的人说是报应,也有人说是大势所趋。但要聊起这个事,咱们还是得从头说起。

刘长乐,1951年生于上海,后来跟随父亲——一位南下干部——辗转各地,最终定居兰州。

1970年,他没有选择下乡插队,而是进了兰州制药厂,按当时的标准,这是个“好命”的安排。可干了半年,他便通过“走后门”参军,成了一名工兵。虽然吃苦很辛苦,但他从不认怂,连长、排长一路晋升,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是“后门兵”,但“干得比谁都拼”。

1979年复员后,刘长乐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接触到“话语权”的边缘。

接下来,他做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下海。1988年,37岁的他辞掉了“铁饭碗”,带着妻子孩子去香港发展。

那么,凤凰卫视是怎么成立的呢?

1996年,刘长乐与默多克合作,在香港成立了凤凰卫视。当时,华语电视圈里还没有一台能够在全球华人圈内打通上下左右的媒体平台。

刘长乐做到了。他从“海外华人”这扇门切入,凤凰卫视的早期节目设置,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化访谈、时政分析,与内地电视节目截然不同。它自由,但不越界;海派,但不做作。

许多人至今念念不忘的《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其实都是那个阶段的作品。

刘长乐并没有做内容,他做的是平台,甚至做的是一种氛围。

如果问刘长乐一个人能撑得起这家媒体吗?答案是——能,但也得“安排人”。

1990年代末,刘长乐开始让妻侄刘爽进场。

刘爽,作为“凤凰人”中的职业经理人,迅速被刘长乐视为“接班人”。甚至一度,外界误以为他是刘长乐的儿子。

从凤凰网到凤凰新媒体,刘爽几乎承担了刘长乐完全信任的所有职务。

那么刘长乐的两个亲生女儿呢?刘点点和刘滴滴,从小在香港接受教育,后来赴美深造。刘点点虽然挂了“副台长”的职务,但实际上她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换句话说,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所以,刘家真正的“继承人”是刘爽,而不是刘点点和贺鑫。

2014年,形势发生了变化。刘长乐和女婿贺鑫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

贺鑫是音乐学院出身,按理说与金融八竿子打不着,但他却成为了凤凰金融的实际操盘手。

刚开始,确实是风光无限。2015年,在A轮融资时,凤凰卫视的几乎所有当家主持人都站台助阵,一线节目组也全力为项目宣传。

刘长乐也曾表示,凤凰金融是凤凰卫视转型互联网的成功案例。

然而,这个项目最终崩盘了。

2025年,凤凰金融旗下的P2P平台“凤凰智信”爆雷,涉资超过97亿人民币。2025年,海南警方通报,贺鑫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拘。

从那一刻起,刘家的一切开始失控。

2025年4月,刘长乐将近40%的股份分两次卖给了紫荆文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和CommonSense公司。此后,刘长乐清空了剩余的股权。

至此,刘长乐正式“金盆洗手”,不再是凤凰卫视的控股人。据媒体报道,那一年,他还在美国加州卖掉了一套豪宅,价值760万美元。

而刘爽呢?他一直撑到2023年,才以“个人原因”辞去凤凰卫视所有职务。

这也意味着——刘长乐家族彻底退出了凤凰卫视。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有人说刘长乐精明,能在风暴来临之前抽身。但要说他是“赢家”,恐怕还言之过早。

从凤凰金融爆雷到股份出清,从女婿出事到家族边缘化,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实际上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控制欲与信任的边界。

刘长乐信任刘爽,但却把女婿推向了最关键的转型项目。他曾说凤凰卫视不是“家族企业”,但后期很多运作充满了家族色彩。他尝试“转型互联网”,却没有做好风控,忽视了金融的内在逻辑。

最终失控的不仅是金融项目,还有整个家族的传媒帝国。

刘长乐是一个充满故事的人,既有军人的拼劲,也有文人的格局,还不乏商人的手腕。他建造了一艘“凤凰”号,带着一众华语媒体人驶向了一个梦幻的旅程。

但终究,这艘船也要停靠。有人跳船,有人离场,有人沉没。

有人问我怎么看这件事?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一、时代变了,传媒再也无法仅凭“平台”支撑;

二、家族资本若不自律,迟早会出问题;

三、媒体人终究不是金融家,若弄错了边界,付出的代价就是实实在在的金钱与信誉透支。

如今,凤凰卫视还在播节目,但没有了刘长乐。也许有一天,它会变得更国际化、更本地化、更“理性”,但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那个“凤凰气质”,早已深深镌刻在刘长乐的故事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