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两大副总,郭德纲的“儿徒”和“爱徒”,到底谁更胜一筹
在德云社,要想成名,学历似乎并不是必备的硬性条件,尤其是对于那些逗哏演员来说。与此不同,捧哏演员的学历水平就显得更为引人注目,像栾云平这样的副总,不仅是名校毕业,甚至外界常称他为“清华毕业生”。不过,这个说法有些夸张,准确的说法是他曾经考入了清华美院的自考大专班,这与正式的清华高考生差别可大了。
不过栾云平并没有主动宣传自己是“清华毕业”,这个说法多是师兄弟之间的调侃。其实在德云社,许多演员的学历都没那么高,比如烧饼、郭麒麟和张云雷等人,都没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但相比之下,栾云平的学历要强得多,并且他不仅在学业上没有掉队,相声的学习也从未忽视。
栾云平从北京出生,家里喜欢相声,这样的环境让他耳濡目染,自小就接触相声。虽然他更倾向于京剧,但让他走上相声这条路的却是康大鹏。原来,康大鹏在为电视台制作一档曲艺节目时,决定引进德云社的作品,正是因为他的推荐,郭德纲的相声才得以广为人知,栾云平也因此喜欢上了相声,最终加入了德云社。
栾云平年纪不大,但在舞台上的表现却总让人感到他成熟稳重,学艺时也特别用功,属于那种不需要太多指导就能掌握技巧的徒弟,这使得郭德纲对他特别青睐。与栾云平的稳重不同,烧饼则显得更加活跃、调皮。他的外号“烧饼”来源于他小时候长得有些难看,脸上还长满了麻子,像极了芝麻。烧饼从小就爱捣乱,好奇心强,喜欢拆玩具再自己装回去,学校里也总是没个清静。在德云社,他更是给师父和师娘添了不少麻烦。
虽然两人性格迥异,但他们在德云社的地位同样重要。尤其在德云社的演出介绍中,郭德纲总是把栾云平称作“爱徒”,而烧饼则是“儿徒”,这其中的区别可见一斑。栾云平不仅是捧哏演员,更是在台上有着不小的存在感,尤其是与高峰搭档后,他的稳重更加凸显,给人一种“交给他没问题”的感觉,甚至早早担任了德云社副总。
而烧饼,虽然调皮,但也通过努力逐渐成为了德云社的中坚力量,且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接班人,如孟鹤堂和张九龄等人。烧饼在2024年年底晋升为副总,虽然职务上比栾云平更高,但两人分管的领域不同,各有侧重。栾云平是个非常守规矩的人,得到权力后不偏私,而烧饼则显得更为圆滑。在刚担任副总时,他通过分发鞋子来赢得演员们的好感,接着又立刻解决了栾云平积压已久的一些问题,让德云社的整体管理更为有序。
这两人虽然性格和管理风格截然不同,但却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关系,郭德纲显然运用了帝王之术,巧妙地平衡了这两位重要人物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