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军力战大渝之功被抢,谢玉的弥天大谎为何没被拆穿?
《琅琊榜》共计54集。整部剧里,有不少震撼人心的台词,其中没有一句比“七万赤焰军冤丧梅岭”更令人心颤。这句台词深深戳中了观众的内心,而小兮几天前也曾专门分析过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七万赤焰军的冤屈有三重,其中最为沉痛的就是,他们为了保卫大梁,拼死驱逐敌军,却不仅未得到应有的嘉奖,反而连自己应得的功劳都被剥夺。这场战斗直接决定了大梁北境十三年的太平,然而,胜利的果实却被谢玉一人独占,赤焰军的忠诚和血战被视作无关紧要。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弥天大谎,几乎无人敢揭开。
谢玉、夏江和梁帝萧选是这个阴谋的主要人物,但为何一个如此巨大的谎言竟未被揭露呢?谢玉带着西境大军前往梅岭,虽然一路上没有杀一个敌军,却把赤焰军的鲜血染满刀锋。为何这个谎言能够被维持?背后的原因并非难以推测。
从剧中给出的细节来看,我们可以推测,这场战役背后,既有大梁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有外部敌国的深远算计。十三年前,大渝入侵大梁北境,赤焰军虽勇,但兵力仅为七万,对阵的是大渝的精锐部队,足有二十万人。双方的对决可谓一场惨烈的战斗,赤焰军的优势在兵力上远远不足,但他们采用了巧妙的火攻之计,终于以少胜多,成功保住了大梁的北境太平。
然而,赤焰军虽然屡建奇功,却未曾得到应有的褒奖,反而被抢夺了所有功劳。对于大渝来说,赤焰军的损失并未影响他们的地位,他们的军队返回时,满是丧气和不甘,连百姓都开始对他们投来怀疑的目光。在大渝朝廷内部,焦头烂额的朝臣们没有时间关注大梁的内政,他们一心想恢复军心,重建失去的皇属大军。
与此同时,大梁朝廷内部亦是陷入混乱。谢玉和夏江的陷害设计令皇室陷入内斗,兄弟相争,赤焰军的覆灭成了萧选稳固自己权力的关键。剧集开始时,言豫津与萧景睿在街头谈及大渝派遣使者一事,言豫津提到大渝的使节,而萧景睿则指出,梅岭之战后,两国关系一度僵硬,直到这时才重启联系。
霓凰郡主的比武招亲,表面上是为了选亲事,实际上却隐含着大渝试探大梁朝廷内外局势的意图。霓凰郡主掌握着南境的十万大军,若她嫁给大梁国君,等同于掌握了南境的军权。而她的比武招亲,虽然名义上是为选婚,但大渝实际上是在暗中观察霓凰郡主与梁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摸索大梁的弱点和动向。
然而,大梁的内乱以及谢玉和夏江的权力斗争,让外界对大梁的动荡情况愈发了解。大渝趁机重建军队,并在时机成熟时,对大梁发动了突袭。正如之前所提,谢玉带领西境大军赴梅岭,公开的目的似乎是支援赤焰军,但背后却隐藏着阴谋。
谢玉不仅通过谎言利用了西境的军队,更通过对下级军官的控制,使得这一切得以隐瞒。即使有士兵或将领有心说出真相,始终无法突破层层阻隔,最终成为无声的牺牲品。夏江和谢玉的合谋,保证了他们的胜利和自己的利益。大梁朝廷的所有调查,都被悬镜司封锁,真相也永远无法揭开。
谢玉这个弥天大谎,并没有太高明的手段,但凭借梁帝对赤焰军的恐惧,对悬镜司的依赖,再加上谢玉自身的野心与嫉妒,所有的条件巧妙结合,使得这个谎言成为了“事实”,并得以维持多年。就连靖王在面对卫峥时,也未曾怀疑过这场所谓的“胜利”。
总的来说,这场大梁与大渝之间的较量,除了直接的战斗外,更多的是在内外权力斗争、利益冲突中的错综复杂。赤焰军的冤屈,至今无人为他们发声,而谢玉和夏江的伎俩,也成功地掩盖了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