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风波后首次露面:粉丝机场要签名,被翻白眼,一夜掉粉三万
我昨晚刷到个视频,是在机场拍的,有人喊曾黎的名字,小跑着追上去,问她能不能签个名。她没说话,也没停下脚步,脸上表情僵得很,瞥了一眼,又转开视线,眼神带着点明显的不耐烦,甚至翻了个白眼。
说真的,我当时反复点开那个片段,看了不下五遍。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因为太割裂了。我印象里的曾黎,是温柔挂的,她不红,但稳。气质特别好,网上那些“中戏校花”“梦中情人”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我信她一直挺有礼貌的。
结果突然来这么一出,我脑子里一边想,这事是不是断章取义,一边又忍不住去翻她最近的热搜。很快,我看到“徽章事件”的始末。一个粉丝说,自己送的徽章竟然出现在二手平台上卖,还是那种标了“明星周边”的商品名。
那姑娘说得挺委屈,说自己本来是奔着真情实感支持的,还专门挑的礼物,结果看到被当垃圾一样挂上网卖,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她试着联系曾黎工作室,但那边一开始根本不理她,后来说是工作人员干的,已经开除了,还报警了。
舆论一下子炸了。一部分人觉得曾黎人设要崩了,另一部分人觉得她是受害者。后来事情更狗血了,那位粉丝居然发了道歉信。不是发牢骚那种,是手写的,拍照上传,说自己不该把事闹大,影响了曾黎声誉。
我看到这的时候,反而觉得更怪了。一个粉丝送礼物,东西被卖掉,她发了个帖,最后却反过来变成她要负责,还得写信认错。怎么看都不太正常。
再一看网上那些分析帖才知道,原来是曾黎团队报警了,顺藤摸瓜找到了源头,等于粉丝直接被“点名”,可能也是撑不起法律压力,只能低头。
最让人绷不住的是,曾黎后来在评论区回复了粉丝一句,说自己不愿意参与争论,希望大家理解,然后还补了一句“五一快乐”。
我不认识那个粉丝,但她回了一句“缘分已尽”,然后就取关了。后来不少人跟着取关,数据说一晚上掉粉三万多。
我那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词,叫“情绪对冲”。不是说那个粉丝对错的问题,而是她可能也没想到,这段支持最后换来的不是一句感谢,而是一场舆论风暴,甚至被反咬一口,最后还得自己出面收尾。
再联想到机场翻白眼这事,就更说不过去了。你可以不签名,你也可以微笑着拒绝。但这个反应,太不像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还靠粉丝活着的那种。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她一直没大红,是因为不争不抢,不去蹭流量。可现在想想,这种“不争”是不是也意味着她没在意人气,从来没真正把粉丝当回事?
我甚至开始怀疑,过去那些说她温柔的营销,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刻意打造出来的幻象。以前看她参加活动,有不少视频是跟粉丝互动的场面,笑容满面,说话也有分寸。
现在回头看,可能只是镜头在的时候这样。生活里,面对一位普通粉丝上前请求签名,她都可以这样不屑一顾,那些“双向奔赴”的宣传词,真的是扯。
而且我觉得,比塌房更可怕的是失望。塌房是突然的,是抓马的,但失望是慢慢堆出来的,是粉丝本来以为自己在“关系”里,结果突然发现自己从头到尾只是路人。
更魔幻的是,网友扒出那个最早发帖的粉丝其实是死忠级的。多次线下见面,花了不少钱买周边、跑活动。这种粉丝如果都能被推成“黑粉”,那普通粉丝只能离得越远越好。
也有人说,明星不该对粉丝低声下气。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而是个态度问题。你收了礼,甚至在收到那一刻对外展示了“被爱”的样子,结果事后被发现礼物被转手贱卖,这本就值得一个正面回应。
而不是装没事,等事闹大了才说一句“我不知道,是工作人员问题”,然后再报警,把事情推给粉丝。
你是公众人物,意味着你一言一行都带着责任感。你想要被支持、被爱,那你也得给出点尊重和回应。
现在整个局面已经很难收了。曾黎再怎么发声明,再怎么解释,人们记住的是她机场那一眼,是她对道歉粉丝的冷淡回应,是她团队对“真爱粉”的强硬操作。
有些关系,一旦伤了,修也修不好了。演艺圈就是这样,靠人设吃饭,也得靠人设生存。如果你没代表作撑着,最后那点“人设滤镜”碎得一干二净,那这场翻红,也基本到头了。
冷眼翻过去的那一秒,可能就决定了接下来几年的人气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