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间代表多长,古代时间用什么来表示?

2025-05-0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热心网友的回答:


一盏茶(10分钟)或者分钟。

说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2小时)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盏茶,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钟。

说法二: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公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分钟。

参考资料。一刻钟: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壳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铜壶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滴出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尽。

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这样,箭上的乙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相传成习,一直沿用到今天。

这是因为时间的计算都十分相似的缘故。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乙份是乙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乙份是乙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乙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乙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乙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参考资料。

给你一**。

热心网友的回答:


.「一柱香」的时间这个概念起缘于僧人 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烧为计时方法,如僧人「打禅七」时一天要打11柱香,中间休息约20分钟。仔细想想,在当时,这是乙个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响,携带方便,製作简单,且能营造气氛。那时的香皆为手工製作,且有标準,一柱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乙个小时。

晚间打更的更夫也用香来确定时间,所以也叫「更香」。

一柱香=5分钟;一盏茶=10分钟。

曾经的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钟。

从现在的现实来说是模糊的概念,要视香的长短粗细,製作材料,空气的溼度等因素而定。但是按古代的时间概念来讲,是有统一的,甚至有过标準化(虽然不是全国统一的),就像现在的小时分钟之类,虽然没现在的精确。而这个标準就是一柱香为半时辰,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乙个小时。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嚐,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準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于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热心网友的回答:


1盏茶 是10分钟 1刻钟是15分钟一炷香的时间」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根据北京鼓楼的相关资料,一炷香的时间是乙个时辰,乙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小时。

️古代时间用什么来表示?

网友的回答:


古代有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间的: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乙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做乎贺又名纯派日跌、日央等:

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顷猛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 鸡鸣,又名荒鸡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 平旦,又称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 日出,又名日始 破晓 旭日等 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

古代的时间单位 1 年,一年设定为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是为春 夏 秋 冬,全年为十二个月。2 时辰,每年为十二月,每月为三十天,计三百六十天 过年为五天,合计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以十二地支设立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3 一刻钟,每天有十二个时辰,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 刻 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

孟子 滕文公下 说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蕩蕩乎民无能名焉。意思就是说 天是最伟大的,而尧能找出它的规律来,老百姓真不知道怎样讚美他才好。易言之,大概到尧的时候,已发现了四季,已打下了 四分曆 的基础。从黄帝至尧时古人认识时间关係的过程来看,我国自古以来就发明了人类最先进的历法 阴阳合曆四分曆 史记 ...

全部评论